综合性医书。8卷。清·湛德芬辑。刊于1864年。本书辑历代医书摘要而成。卷1人身总论,讲述人体生理、脏腑、经络、病因、五运六气;卷2~5分述外因病症、内因病症、内科杂证,妇科,五官科及儿科疾病证治和脉
见针方六集条。
妇科著作。明·武之望撰。5卷。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女科证治准绳》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14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
①胃中实热之邪炽盛。胃火上炎,则烦渴引饮、口臭口烂、齿痛龈肿。参见胃热条。②温热病热结胃肠,则高热便秘、腹痛,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治宜通腑泄热。
书名。清·叶桂撰,陆士谔编。刊于1921年。全书分为调经门、胎产门、带崩门和血室门,每门又分类记述,集录了叶氏治妇科病的诊治经验,并附论脉二则。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不久即改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
证名。指身上皮肤不适,非搔不快的感觉。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由邪郁肌表不能透达、血虚风燥等所致。可见于热病汗不得出、疮疥、瘾疹等疾患。
小儿三部五脉法之一。周岁以上小儿,看虎口纹兼一指脉。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只看一指脉。其法:以食指按于寸口,上下滚动,分取三部。参一指定三关条。
【介绍】:见李濂条。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肺脾郁,营损肌瘦。养营汤去桂心,减熟地黄。”参见五脏郁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