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

病名。指感受风热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至有风热兼伤者,或先感风,又受热,或先受热,又感风,一时交发,贵审其轻重而治之。宜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或加味二陈汤。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固不得专用疏散也。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门冬、白芍。”《时病论》卷二:“春应温而过热,是为非时之气,所感之风,风中必夹热气,故名风热病耳。”参见感冒、热伤风火伤风等条。

猜你喜欢

  • 会阳

    经穴名。代号BL3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尾骨下端两旁,距骶正中线0.5寸处(《医宗金鉴》)。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

  • 巴豆中毒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巴豆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口咽热痛,面赤,五心烦热,剧烈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昏迷,黄疸,肾脏损害,甚至休克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巴豆毒的药物,如黄连汁

  • 蛇沿毒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脚发。见该条。

  • 冲气犯肾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必寒起,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能进。下之腹胀满,卒起头晕,食则清谷不化,心下痞,皆冲气犯肾,肾受其害,且肾主五液,汗

  • 霉疠新书

    外科病证专著。2卷。日本片仓元周撰于天明六年(1786年)。作者承袭其父治疗霉、疠之经验秘传,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撰集成书,分乾坤两册,一为理疠,一为理霉,遵古法而增新意,故名为《霉疠新书》。现有日本天明

  • 冷漏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孔内出白脓黄水不止者是也。”即慢性感染所致的漏症,时流脓水者。

  • 铁尺草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 烂喉痹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系指患喉痹而咽喉溃烂者。多由肝胃热毒蕴积,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咽喉肿痛甚剧,腐溃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难咽,甚或目睛上泛,六脉洪大。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消肿。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

  • 香豉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 五不治

    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