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鹅涎

鹅涎

《中药大辞典》:鹅涎

药材名称鹅涎

拼音é Xián

出处本草蒙筌

来源为鸭科动物唾液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

②《纲目拾遗》:"治小儿鹅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含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鹅涎

药材名称鹅涎

拼音é Xián

英文名Goose saliva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口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塞少许生姜入鹅口中将其倒提,头向下使口涎流出,收集鲜用。

原形态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

资源分布: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

性味咸;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软坚消肿。主麦芒或鱼刺鲠喉;鹅口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含漱或涂敷。

各家论述1.《本草蒙筌》:治吞稻刺塞喉。

2.《纲目拾遗》:治小儿鹅口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藏报春花

    药材名称藏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带叶报春花Primula vittata Bur. et Franch.,以花入药。6~8月采花,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用于小儿高

  • 土香薷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香薷药材名称土香薷拼音Tǔ Xiānɡ Rú别名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来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土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

  • 鬣羚角

    药材名称鬣羚角拼音Liè Línɡ Jiǎo英文名angle of mane antelope别名鬣羚、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角。拉丁植物动

  • 铁罗伞

    药材名称铁罗伞拼音Tiě Luó Sǎn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来源豆科仪花属植物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性味

  • 蛇百子

    《中药大辞典》:蛇百子药材名称蛇百子拼音Shé Bǎi Z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

  • 浆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浆包藤药材名称浆包藤别名大果链珠藤来源夹竹桃科浆包藤Alyxia siamensis Craib,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疟疾。用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蒙古马兰

    药材名称蒙古马兰拼音Měnɡ Gǔ Mǎ Lán英文名Mongolian Kalimeris,all-grass of Mongolian Kalimeris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