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水疮

黄水疮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粘疮。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蔓延不止,疮水干后结痂而愈。多发生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常在夏秋季流行。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内服升麻消毒饮苍术黄连;风邪胜者服消风散湿热重者服平胃散黄芩、黄连。外治热重者用青蛤散青黛散外敷;湿甚者用碧玉散三石散外敷。相当于脓疱病。

猜你喜欢

  • 鼻梁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 眼梢头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梢头为锐眦。”即外眦。详该条。

  • 病机沙篆

    书名。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2卷。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分析病机、病因、症状、治法及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本书收入《士材三书》中。

  • 诈病

    诈,假诈,诈病即本无病而假装患病。《伤寒论·平脉法》:“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

  • 秘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 分诞

    出《王叔和脉诀》。即分娩,详该条。

  • 断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婴儿初生断脐,必须严密谨慎,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引起病毒走窜,酿成各种不同病证。如内侵脏腑,可以发生脐风;外袭肌肤,则可产生脐湿、脐疮、脐出血等病证。

  • 漏腮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 西五味子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 鬼心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原注为太渊穴。《针灸大全》则指为大陵穴,今多从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