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刀豆壳

刀豆壳

药材名称刀豆壳

拼音Dāo Dòu Ké

出处《医林纂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湖北、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果壳具扭曲粗壮的果柄;荚果长剑状,略作螺旋形扭曲或破碎,长可达30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尖,微弯,外表面黄色至深黄色,具皱纹,散生黑色斑点,被有稀疏短毛及斜向排列的白色细条纹,内面有白色海绵状物。未开裂的荚果,在腹背缝线处各有肋1条。果皮带纤维性。以长而宽大、完整、外面黄色、内部洁白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性味甘,平。

①(《医林纂要》:"甘苦咸,平。"

②《泉州本草》:"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和中下气,散瘀活血。治反胃,呃逆,久痢,经闭,喉痹,喉癣。

①《医林纂要》:"和中,交心肾,止呃逆。"

②《重庆草药》:"散瘀活血。治腰痛,血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治膈食呕吐,不能吞咽:刀豆壳五钱,咸橄榄三粒,半夏三钱。煎汤服。(《泉州本草》)

②治虚寒呃逆:刀豆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二至三钱,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久痢:刀豆荚饭上蒸熟,蘸糖食。(《种福堂公选良方》)

④治腰痛:刀豆壳烧存性研末,好酒调服,外以皂角烧烟熏之。(《万氏家抄方》)

⑤治妇女经闭、腹胁胀痛:刀豆壳焙为末,每服一钱,黄酒下,少加麝香尤妙。(《经验广集》)

⑥治喉痹:刀豆壳(烧存性)、膏黛,共研末吹之。(《泉州本草》)

⑦治喉癣:刀豆壳烧灰,以二、三厘吹之。(《张氏秘效方》)

⑧治牙根臭烂:刀豆壳烧灰,加冰片擦上,涎出即安。(《医方一盘珠》)

⑨治颈淋巴结结核初起:鲜刀豆壳一两,鸭蛋一个。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短柄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根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ēn别名大藤菜、白花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rosthorn

  • 黄矾

    《中药大辞典》:黄矾药材名称黄矾拼音Huánɡ Fán别名金线矾(《海药本草》),鸡矢矾(《本草蒙筌》)。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

  • 窄叶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窄叶鼠李药材名称窄叶鼠李别名茶叶树、黑格兰、家茶来源鼠李科窄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消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黄茶根

    药材名称黄茶根拼音Huánɡ Chá Gēn别名女儿茶、岩果紫、女儿红、紫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异叶鼠李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heterophylla Oliv.[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

  • 杜松实

    药材名称杜松实拼音Dù Sōnɡ Shí别名杜松子(《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柏科植物杜松的果实。10月果实成熟时打下,阴干。原形态杜松,又名:崩松、棒儿松、刺

  • 泥鳅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鳅药材名称泥鳅拼音Ní Qiū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性味甘,

  • 飞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机草药材名称飞机草拼音Fēi Jī Cǎo别名香泽兰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原形态多年生常绿亚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