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千针万线草

千针万线草

《中药大辞典》:千针万线草

药材名称千针万线草

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

别名麦参、筋骨草(《云南中草药》),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散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丛生,中部多膨大成长棱形,外部黄棕色.茎圆柱形,秃净。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3.7厘米,宽2~7毫米,先端尖或长尖,基部钝形,全缘,主脉明显,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柄。2歧聚伞花序出于茎或校的顶端;总花梗长3~5厘米;苞片2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花萼5,分裂达基部,披针形;花瓣5,白色,深2裂达基部,裂片椭圆形,较萼片短;雄蕊8~10;雌蕊1,花柱3,分离。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5齿开裂,外有宿存萼片。种子小,棕色,有棱角,上具突起。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地带。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甘。"

②《滇南本草图说》:"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健牌,养肝,益肾。治体虚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腰痛脚弱,月经不调,带下淋沥,小儿疳积。

①《滇南本草》:"补肝、脾、肾。治阴血虚弱,精神短少,头昏心慌,耳鸣眼花及五心烦热,小肚胀坠,腰痛脚酸,妇人白带、漏下淋沥。"

②《滇南本草图说,:"止咳血。"

③《云南中草药》:"治月经不调,贫血,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阴虚潮热。"

④《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外伤,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妇人白带年久,头晕耳鸣,腰疼,夜间发热,精神短少,饮食无味:千针万线草三钱,水牛肉三两。煎食三、四次。(《滇南本草》)

②治体虚贫血,头晕耳鸣,虚肿,出虚汗:千针万线草、大黑药等分碾粉,加鸡蛋、红糖煮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乳腺炎:千针万线草一至二两。炖肉服或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千针万线草

药材名称千针万线草

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

别名麦参、筋骨草、小胖药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90cm。根多条丛生,肉质,成细长的纺锤形,黄棕色或黄白色。茎数枝丛生,铺散,具4棱,二歧分枝,节部略膨大。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被外形,长2.5-4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较宽,边缘有缘毛;中脉被柔毛。多花集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总花梗长3-5cm;苞片2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萼片5,披针形,有3条褐色脉;花瓣5,白色,深2裂达基部,裂片椭圆形,较萼片短;雄蕊8-10,短于花瓣,花药黄色;花柱3,短线形。蒴果卵圆形,长约5mm,6瓣裂,外有宿存萼片。种子小,棕色,有棱角,上具细纹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500m的山坡、路旁或沟边草地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补肝、脾、肾。治阴血虚弱,精神短少,头昏心慌,耳鸣眼花及五心烦热,小肚胀坠,腰痛脚酸,妇人白带、漏下淋沥。2.《滇南本草图说》:止咳血。3.《云南中草药》:治月经不调,贫血,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阴虚潮热。4.《云南中草药选》:治骨折,外伤,肾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屈头鸡根

    药材名称屈头鸡根拼音Qū Tóu J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Capporis versicolor Griff.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eris versicolor

  • 骨节草

    《中药大辞典》:骨节草药材名称骨节草拼音Gǔ Jié Cǎo别名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草》),接骨筒(《实用中草药》)。出处《贵州

  • 文蛤

    药材名称文蛤拼音Wén Há别名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4~10月间

  • 山海棠

    《中药大辞典》:山海棠药材名称山海棠拼音Shān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云南中草药》),一口血、大麻酸汤杆(《文山中草药》),野海棠、白棉胡

  • 玉芙蓉

    《中药大辞典》:玉芙蓉药材名称玉芙蓉拼音Yù Fú Rón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

  • 黄土

    药材名称黄土拼音Huánɡ Tǔ别名好土(《本草拾遗》),好黄土(《东医宝鉴》)。出处《本草经集注》原形态一般呈灰黄色。富含钙盐及钙质结核,疏松,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柱状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尼泊尔鸢尾子

    药材名称尼泊尔鸢尾子拼音Ní Bó ěr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sis D.Den

  • 川白苞芹

    药材名称川白苞芹拼音Chuān Bái Bā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var. sutchuensi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