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三颗针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

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

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须根,洗净,切段,晒干。春、夏采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台湾小檗,常绿灌木,高1-2m。茎直立,多分枝,枝条浅黄色,有深槽及疣状突起,刺3分叉,长1-3cm。叶数片簇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通常长3-3.5(-6)cm,宽1-2.7cm,先端刺尖,基部楔形,边缘有4-7个刺状细锯齿,刺长1-2mm,齿锯3-6mm,两面网脉开展。花10-15朵簇生于叶脉,花梗长5-12mm;萼片6,排成2烨,均为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瓣6,矩圆形,长4.5mm,先端微凹,基部有1对腺体;雄蕊6,花药截形;子房上位,内含胚珠2-3个。浆果长圆形或近圆形,长约6mm,直径4.5mm,有宿存花柱,果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有分枝,稍扭曲,直径0.2-1.3cm。表面灰棕色,较粗糙,具明显纵皱纹。质硬略脆,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横切面可见明显的放射状射线,皮部较窄,棕色或棕黄色,木部占大部分,黄色。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类圆形,边缘常有2至多个凹陷。木栓细胞数得天独厚,壁微木化。皮层5-6列薄壁细胞,与韧皮部的界取不甚明显。皮层和韧皮部散有黄色的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束,纤维束纤维数可达10余个,主要存在于凹陷处内侧。韧皮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近形成层入尤多。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细胞壁均木化;木射线宽1-11列细胞,偶含草酸钙方晶。木射线及木薄壁细胞含大量淀粉粒。

粉末特征:棕黄色。1.韧皮纤维黄色,多梭形,末端稍钝圆,直径12-52μm,长113-296μm,壁厚,木化,孔沟明显,部分呈石细胞状。2.木纤维多碎断,直径18-29μm,壁较薄,斜纹孔明显。3.石细胞黄色,类方形、类圆形及类长方形,直径24-62μm,壁厚,孔沟明显。4.草酸钙方晶方形及长方形,直径24-27μm,多存在韧皮射线细胞中。5.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72μm。6.木栓细胞多角形,壁微木化。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amine),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及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少许于载玻片上,滴加5%盐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可见大量黄色针状、针簇状及杆状结晶析出。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主湿热腹泻;痢疾;口疮;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小叶假耧斗菜

    药材名称小叶假耧斗菜拼音Xiǎo Yè Jiǎ Lóu Dòu Cài别名叶矛对钩[藏名]来源毛茛科小叶假耧斗菜Paraquilegia microphylla

  • 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野葡萄藤拼音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大风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雷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蘑药材名称雷蘑别名青腿子、巨陡头、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雷蘑Clitocybe gigantea (Sow.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草

  • 麻鱼骨

    药材名称麻鱼骨拼音Má Yú Gǔ英文名cheilo-fish bon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ptychus(Gymnod

  • 蚌花

    药材名称蚌花拼音Bànɡ Huā来源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Rhoeo discolor (L’Her.) Hance,以花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晒干。性味

  • 稻草

    《中药大辞典》:稻草药材名称稻草拼音Dào Cǎo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化学成分

  • 白带草

    药材名称白带草拼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