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黄连

土黄连

药材名称土黄连

拼音Tǔ Huánɡ Lián

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湖北小檗茎叶

原形态①九莲小檗,又名:石妹刺(《滇南本草》),蚝猪刺。

常绿灌木,高至2米。小枝微有棱,幼时带黄色,次年黄灰色或黄褐色。小枝具刺,刺坚硬,3分叉,长1~3厘米。叶簇生;硬革质,窄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多少反卷,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网脉不显。花鲜黄色,15~30朵,簇生,花梗长5~20毫米;小苞片3,卵形或披针形;萼片6,2轮,外轮披针形,内轮卵圆形,较花瓣长;花瓣6,卵圆形,先端微凹;雄蕊6,与花瓣对生;雌蕊1,卵状矩圆形,子房上位,柱头无柄.浆果,卵状矩圆形,长约7~8毫米,蓝黑色,表面被白粉,有短而明显的宿存花柱。

生于低山丘陵地带。分布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②湖北小檗

叶窄披针形,长2~3厘米,宽8~11毫米,有波状刺锯齿。花3~10朵簇生。浆果卵圆形,长8~10毫米,柱头几无柄。

生于山地灌丛中。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性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小便。治腹泻,赤痢,火眼赤痛,齿龈肿痛,咽喉炎,热淋,痄腮,丹毒,湿疹。

①《滇南本草》:"泻小肠经实火,胃中实火,利小便。止热淋疼痛,牙根肿疼,咽喉痛,小儿乳蛾,痄腮。"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亦痢,劳伤吐血,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2~3钱,茎叶1~2两。外用:乳汁泡点眼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暴亦火眼,肿胀疼痛:土黄连为太,泡人乳点之。(《滇南永草》)

②治急性肠胃炎,口腔咽喉炎,眼结膜炎:三颗针茎叶2两,煎水代茶饮。(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无名肿毒,丹毒,湿疹,烫伤,跌打瘀肿:三颗针根、茎适量,刮去租皮,切片焙干,研细末,水调敷;或用麻油、凡士林调成30%软膏,凉一薄层于纱布上,敷贴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八角枫叶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叶药材名称八角枫叶拼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南宁

  • 赛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赛番红花药材名称赛番红花拼音Sài Fān Hónɡ Huā别名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旱水仙、空心韭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

  •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药材名称木莲果拼音Mù Lián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

  • 三色堇

    《中药大辞典》:三色堇药材名称三色堇拼音Sān Sè Jǐn别名蝴蝶花(《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开花时采。原形态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高7~30厘

  • 麻柳叶

    《中药大辞典》:麻柳叶药材名称麻柳叶拼音Má Liǔ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化学成分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性味苦,温,有

  • 洪连

    药材名称洪连拼音Hónɡ Lián别名藏黄连、兔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萼兔耳草、全缘兔草或短筒兔耳草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agotis clarkei Hook. F.2.L

  • 白石榴花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花药材名称白石榴花拼音Bái Shí Liu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开时,摘下晒干。原形态①白石榴落叶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象牙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药材名称象牙拼音Xiànɡ Yá别名象牙屑来源来自长鼻目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E. africanns capensis),以

  • 蜈蚣藻

    药材名称蜈蚣藻拼音Wú Gōnɡ 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