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乌泡根

大乌泡根

药材名称大乌泡根

拼音Dà Wū Pào Gēn

别名乌泡(《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5米。茎圆柱形,无刺,密被灰褐色茸毛,有时混生刚毛。单叶,近圃形或宽卵形,直径6~17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常有不明显的5~7裂,上面粗糙,下面灰绿色,网脉明显,有短绒毛;叶柄长5~7厘米;托叶较宽,近似卵圆形,基部不对称,顶端浅裂,有早落现象。圆锥花序顶生或成腋生花丛;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紫色,直径1~1.5厘米;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尾尖,内外两面有茸毛;花瓣倒卵圆形;雄蕊多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林边、林中及灌丛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酸咸,平。"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呕,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狗咬伤。叶:治黄水疮。"

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清热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脱肛,倒经,咳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炖肉服。外用:叶,研粉撒布。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樟树果

    药材名称樟树果拼音Zhānɡ Shù Guǒ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

  • 乌泡刺

    药材名称乌泡刺拼音Wū Pào Cì别名乌龙摆尾、倒生根、过江龙、寒莓、乌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 Hance,以根、叶及种子入药。夏季采叶,

  • 紫三角

    药材名称紫三角拼音Zǐ Sān Jiǎo别名叶子花来源紫茉莉科紫三角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以花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含毛蕊草糖(verbascose,C

  • 水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老虎药材名称水老虎别名野香芹、水芙蓉、方茎水芙蓉来源唇形科水老虎Dysophylla benthamian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

  • 鮧鱼尾

    《中药大辞典》:鮧鱼尾药材名称鮧鱼尾拼音Yí Yú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尾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纲目》:"治口

  •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药材名称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 O. Kuntze [Aneilema

  •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花椒

    《中国药典》:花椒药材名称花椒拼音Huā Jiāo英文名PERICARPIUM ZANTHOXYLI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

  • 臭梧桐根

    药材名称臭梧桐根拼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