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排草

大叶排草

药材名称大叶排草

拼音Dà Yè Pái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大叶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fordiana Oliv.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发出多数纤维状根,茎通常簇生,直立,肥厚多汁,高30-50cm,圆柱状,散布稀疏黑色腺点,通常不分枝。叶对生,茎端的2对间距短,常近轮生状;具短柄或近无柄,中部叶柄长6-20mm;叶片椭圆形,阔椭圆形以至菱状卵圆形,长6-18cm,宽3-10(-12.5)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毛,两面密布黑色腺点,侧脉4-6对,在下面稍隆起,网脉纤细,不明显;近茎基部的1-2对叶退化呈鳞片状。花序为顶生缩短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1.5cm,密布黑色腺点;花梗极短或花序下部的长达6mm;花萼长6-12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宽2-3.5mm,密布黑色腺点;花冠黄色,长1.2-1.9cm,基部合生部分长4-5mm,5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稍尖,有黑色腺点;雄蕊5,花丝下部生成高约3mm的筒,分离部分长3-4mm;花药卵形;子房卵珠形,花柱长约7mm。蒴果近球形,直径3-4(-5)mm,常有黑色腺点。花期5月,果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和山谷溪边湿地,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8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黄疸;浮肿;泄泻;跌打损伤;疾病;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老鸦

    药材名称刺老鸦拼音Cì Lǎo Yā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或树皮。春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辽东楤木,又名:龙牙梅木、刺龙牙、虎阳刺。小乔木,高1.5~3米。树皮灰色,

  • 同形鳞毛蕨

    药材名称同形鳞毛蕨拼音Tónɡ Xínɡ Lín Máo Jué英文名Uniform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同形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人头七

    药材名称人头七拼音Rén Tóu Qī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minium monorhis(L.)R.B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芦荟叶

    《中药大辞典》:芦荟叶药材名称芦荟叶拼音Lú Huì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

  • 东风草

    药材名称东风草拼音Dōnɡ Fēnɡ Cǎo别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megacephala(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乌木屑

    药材名称乌木屑拼音Wū Mù Xiè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乌木的木屑。原形态乌木(《纲目》),又名:乌文木、翳木(崔豹《古今注》),文木(《南方草木状》),乌樠木(《纲目》),

  • 龙须莞

    药材名称龙须莞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 subcapitatus Thw.,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

  • 乌梢蛇

    药材名称乌梢蛇拼音Wū Shāo Shé英文名ZAOCYS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

  • 白果紫草

    药材名称白果紫草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化学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