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桉

大叶桉

药材名称大叶桉

拼音Dà Yè ān

别名蚊仔树

来源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入药。全年可采,阴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粗糙,有槽纹,灰棕色至暗棕色,小枝浅红色。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革质,长8~18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且稍不对称,全缘,两面无毛,有透明腺点,揉之有香气,侧脉极多,细而明显,与中脉近成直角,沿边缘联为边脉,有叶柄,长0.6~1.2厘米。春季开白花,径达18毫米,4~12朵排成腋生或侧生的伞状花序,总梗有棱且呈压扁状,长约2.5厘米;萼管窄陀螺形或稍呈壶状,下部渐窄成柄;花瓣与萼片合生成一冒状体;雄蕊极多数,分离;子房下位。朔果为宿存萼管包被,呈倒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2~1.5厘米,果瓣3~4长期粘合或迟裂。

生境分部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我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

栽培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环境,耐寒和耐旱性较差。在山地土壤水分不足或瘠薄的地方,生长缓慢,并出现矮化现象。种子繁殖,春季或秋季于苗床撒播,盖细土2分左右,播后用松针稻草或其他材料覆盖保湿。气温15~20℃,5、6天出苗。出苗后逐渐除去覆草。春播出苗后1~2个月,秋播经2~3个月,苗木高3、4寸左右移植。如发现地下害虫为害,可用0.5%六六六粉加肥土混拌后,在行间开沟施用,效果较好。

化学成分鲜叶含挥发油(桉树油)约0.7%,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精(cineole)、百里香酚(thymol)、古容薁(guajazulene,C15H18)、蓝桉醇(globulol,C16H26O)、松香芹酮(l-pinocarvon,C10H14O)。此外,尚含桉叶酸、苦味质、鞣质、树脂等。

药理作用1、大叶桉抗菌力较强,抗菌谱亦广。大叶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八叠球菌、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挥发油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促进分泌物增加、稀释痰液,有祛痰作用。

3、用20%桉叶蒸馏液、供注射时皮肤消毒用,经临床试用有一定消毒效果。

4、用20%桉叶液洗涤伤口和代替呋喃西林纱布换药,效果良好。

5、其挥发油在体外,有强大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本品煎剂杀灭钩端螺旋体的效果较好。

6、大叶桉有降压作用。

性味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

用法用量3~5钱(鲜品0.5~1两),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复方1、感冒:鲜大叶桉4斤,桑叶3斤,煎2次,过滤,浓缩成流浸膏状,加入野菊花粉末1斤,搅匀,干燥,磨粉,加白糖适量装袋,每袋10克。每次1~2袋,每日1~2次,开水冲服。

2、丝虫病:新鲜连枝大叶桉叶3两,切细,加水3倍,小火煎3小时,去渣,再浓缩至60~100毫升。于晚上8时30分~10时1次服完,儿童酌减。

3、疖肿,皮肤溃疡:取大叶桉叶1份,加水3份,煎至剩下1/6溶液时过滤,再浓缩至滴水成珠为度,以3:1比例加凡士林调匀,外敷患处。

4、脓疱疮,湿疹:大叶桉叶、苦楝树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5、用于皮肤消毒:20%大叶桉叶煎剂溶液。用于针灸及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前皮肤消毒。

6、防治水田皮炎:鲜大叶桉叶、鲜乌桕叶各10斤。捣烂加水到100斤,煎5小时,去渣浓缩成流浸膏8斤左右,加防腐剂备用。①预防:隔1~2日搽皮肤1次。②治疗:视病情而定,每日搽患部数次。

7、霉菌病:①肠道霉菌病:大叶桉叶、乌桕叶、鸭脚木叶、三叉苦叶各0.5~1两,水煎服,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②阴道霉菌病:将上述四味药各等量,加水适量煎成流浸膏。用药前先洗净患部,将药直接涂布阴道内,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椿白皮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药材名称椿白皮拼音Chūn Bái Pí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

  • 眼子菜根

    药材名称眼子菜根拼音Yǎn Zǐ Cài Gēn别名针耙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tamogeton distinctus Benn.[P.franchi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白刺花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药材名称白刺花拼音Bái Cì Huā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原形态矮小灌木

  • 土半夏

    药材名称土半夏拼音Tǔ Bàn Xià别名达瓦咸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天事星科植物土半夏的块茎。8~9月挖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圆球形,外皮紫

  • 黄稔根

    药材名称黄稔根拼音Huánɡ Rěn Gēn别名木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北酸脚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stoma sanguineum Sims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

  • 鸡公柴

    《中药大辞典》:鸡公柴药材名称鸡公柴拼音Jī Gōnɡ Chái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饭汤子的根。原形态饭汤子,又名:霜降子、虎柴子、刚毛荚迷。落叶灌木,高至4米。叶对生,卵形

  • 黑果小檗

    《中药大辞典》:黑果小檗药材名称黑果小檗拼音Hēi Guǒ Xiǎo Bò别名刺黄柏、则热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灌

  • 天荞麦根

    药材名称天荞麦根拼音Tiān Qiáo Mài Gēn别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野荞子(《分类草药性》),铁石子(《天宝本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

  • 慈竹叶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药材名称慈竹叶拼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