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

药材名称大花美人蕉

拼音Dà Huā Měi Rén Jiāo

别名美人蕉

来源药材基源:为美人蕉科植物大花美人蕉的根茎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 generalis Baile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花美人蕉,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l-2m。茎、叶和花序均被白粉,具块状的地下茎。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长40-50cm,宽约20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叶绿、叶鞘紫色。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连总花便);花大,比较密集,每1苞片内有花l-2朵;萼片绿色或紫红色,被针形,长1.5-3cm,花冠管长5-10mm,花冠裂片被针形,氏4.5-6.5cm;外轮3枚退化雄蕊倒卵状匙形,长5-10cm,宽2-5cm,颜色有红、橘红、黄等;唇瓣倒卵状匙形,长约4.5cm,宽1.2-4cm;发育雄蕊披针形,长约4cm,宽约2.5cm;子房球形,直径4一8cm;花柱带形,离生部分长约3.5cm;蒴果近球形,有瘤状凸起。种子黑色而坚硬。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常见栽培。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急性黄疸型肝炎;白带过多;跌打损伤;疮荡肿毒;子宫出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茎15-30g,鲜品60-90g;花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叶海金沙

    药材名称狭叶海金沙拼音Xiá Yè Hǎi Jīn Shā英文名Small-spiked Climb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的全草或孢子。拉丁植

  • 川防风

    《中药大辞典》:川防风药材名称川防风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中药志》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

  • 竹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参药材名称竹叶参拼音Zhú Yè Shēn别名黄竹参来源鸭跖草科紫背鹿衔草Murdannia divergens (C. B. Clarke)Bruckn.

  • 山麻

    药材名称山麻拼音Shān Má别名斗鹿、油罐草、假龙胆草、巨腾。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长蒴黄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us olitorius 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挖

  • 喉咙草

    《中药大辞典》:喉咙草药材名称喉咙草拼音Hóu Lónɡ Cǎo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铜钱草、白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索河花(《植物名汇》)

  • 白垩铁线蕨

    药材名称白垩铁线蕨拼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

  • 竹鼠子油

    药材名称竹鼠子油拼音Zhú Shǔ Zǐ Yóu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性味味淡甘,性平。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治烫伤

  • 黑色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根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

  • 大苞芹

    药材名称大苞芹拼音Dà Bāo Qín别名大天胡荽、双叉草、山荷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马蹄芹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kinsia hydrocotyloides Franch.采收

  • 小柿子叶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叶药材名称小柿子叶拼音Xiǎo Shì Zi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柿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