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羊血

山羊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别名羊血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的血液干块。四季均可,鲜血晒干,切小块即得。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1~2钱,酒冲服或入丸剂服。

备注(1)山羊Capra hircus L.的血液干块亦同作山羊血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出处《本草汇言》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一般采用套索、下网和陷阱等方法猎取。捕得后,用注射器刺入心脏,抽取心血;或杀取鲜血。置盆内晒干后切成小块。也可将鲜血复灌于刮净油脂的羊肠内,扎成3~4厘米长的小节,晒干后取出。

原形态肯羊,又名:野羊(《字林》)、山羊(《日用本草》),斑羚。

体长0.9~1.1米,尾长13~17厘米,雌者较小。四肢短。眶下腺退化。雌雄均有角,角短而直,长10~14厘米,色黑,斜向后方,二角基部很靠近,除尖端外,其余部分都有横棱。通体毛色灰棕褐色,底绒灰色。额、下颊及喉部均呈棕色,喉后部有一块白色大斑。尾基部近乎灰棕色,末端棕黑色。

多栖于高山森林,也常在山顶裸岩一带。夏日居于岩洞,冬季下到森林。善爬悬崖,早晚觅食。冬季以树枝、地衣、苔藓等为食,春、夏、秋食草类及果实。冬季交配,怀孕期6个月,每胎产1~2仔。

本动物的角(山羊角)、肉(山羊肉)、肝(山羊肝)、脂肪油(山羊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浙扛、广东、广西、西藏、四川、云南等地。产四川、广西、云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血,呈块状或片状,黑褐色或深紫色,稍现光泽。体轻。气腥。以色深紫有光泽者为佳。以清水一碗,入血少许,其血即由碗底上升成线形血丝不散者为真。

性味咸,热。

①《本草汇言》:"味甘,性热,无毒。"

②《玉楸药解》:"味咸,甘,气平。"

⑧《本草再新》:"味甘,性大热,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新编》:"入肺、心二脏。"

②《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通络,解毒。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①《本草汇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扑内损,血胀垂绝,或内伤藏腑筋骨膜络,外损血脉破裂,皮肉色变,气将绝者,用一、二厘,温酒调化,灌入喉中。"

②《药性考》:"疗跌扑损伤,咯、吐、呕、衄、便溺诸血,能止血消瘀。"

③《祝穆试效方》:"能解鲜菌、河鲀毒。"

④《黑龙江中药》:"疗妇女经血病。"

⑤《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酒化0.3~1钱;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血热者慎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山羊血一钱,三七三钱。为末。黑糖五钱,童便一合,酒一碗,调匀饮之,不必大醉。(《洞天奥旨》山羊酒)

②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山羊血、脆蛇三七。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软组织损伤:青羊血卫矛皮、赤芍、铁棒七。研末,冲酒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④治吐血:广西真山羊血。临卧时每服三分,能引血归源。(《蒋莘田经验方》)

⑤治急心痛:山羊血一分。烧酒化下。(《年希尧集验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英文名Goral Blood

别名原动物青羊又名:野羊、山羊、斑羚

出处出自《本草汇言》1.《粤西偶记》:山羊,生得剖者,心血为上,余血亦佳。如跳坠山谷跌死者,速剖之,其血已凝,力为又次。2.《本经逢原》:山羊,苗人以麋竹通节削锋利,活刺心血收干者良,宰取者不堪用。3.《纲目拾遗》:山羊血,以产滇、黔及蜀者佳,其血成条,深紫有光,他省产者,较次于滇、黔山羊血。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青羊、北山羊及盘羊的的血。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2.Capra ibex Linnaeus3.Ovis ammon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取鲜山羊血盛在平底器思皿中晒干,节成小块或将血灌入羊肠内,用绳扎成3-4cm长的小节,晒干后取出。

原形态1.青羊,体长0.9-1.1m,尾长13-17cm,重约30kg。四肢短,蹄狭窄。眶下腺甚为退化,有足腺,无鼠踩腺。雌雄皆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上方伸出,二角基部很靠近,尖端略向下弯。余部角有环棱。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喉部后方有一白斑。四肢、腹部、尾几同身色。

2.北山羊,个体大,肩高约1m,尾长超过耳长,重40-50kg。雄羊颌下有须,长约15cm,雌羊须很短。无眶下腺,雄羊有尾下腺,前肢有足腺。雌性角小,雄性角发达,长达1m左右,斜向后方生长,形如弯刀,角横切面呈三角形,平面朝前,角上有许多大而显着之横棱。自头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有一条黑色纵纹。胸部及腹侧黑色,腹面白色。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纵纹,尾向体背色,尾尖棕黑色。

3.盘羊,体形中等大,健壮,身高1.1m,长约1.5m左右。肩高大于臀高。耳较小,尾短不及耳长。雌雄均有角。雄性角粗大,尤以基部为甚。角往侧面弯曲成360度的圆形螺旋。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近基部则消失。角长1m。雌性角小,约为雄性角的1/5。体背浅灰棕或暗棕色,胸腹部黄棕色,下腹及鼠踩部白色,臀部有白斑。尾色与体背相似,尾上面并有一棕色中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较高的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阳坡活动。居洞或岩石下,以草、树枝叶等为食。

2.栖息于高原岩石和石质流砂上,或沿荒裸地生活。喜登高山,可达海拔6000m高度。群居,以禾本科植物为食。

3.栖息于无林的高原、丘陵地带。以禾本科、葱属及杂草为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入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3.分布于西北、华北入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形状也有所不同。置器皿中多为不规则的碎块,其底面平滑,稍有光泽;装入肠中干燥者,则呈椭圆形。肠皮光亮,黑紫色。两端有许多皱纹及绳扎的痕迹。血块呈黑褐色或深紫色,略具光泽。体轻,易碎。气腥味咸。取山羊血少许,置于清净凉水中则有线形血丝由底部向上升起。许多假品可由此法鉴别,其血散开,无上升的线形血丝。

性味味咸;甘;性温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接骨。主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难产;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鲜血,酒调,30-50ml;干血,研末酒调,每次1-2g,每日3-6g;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血热者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扑内损,血胀垂绝,或内伤藏腑筋骨膜络,外损血脉破裂,皮肉色变,气将绝者,用一、二厘,温酒调化,灌入喉中。2.《药性考》:疗跌扑损伤,咯、吐、呕、衄、便溺诸血,能止血消瘀。3.《祝穆试效方》:能解鲜菌、河鲀毒。4.《黑龙江中药》:疗妇女经血病。5.《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木瓜

    《中药大辞典》:野木瓜药材名称野木瓜拼音Yě Mù Guā别名那蘑、牛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木通科植物七姐妹藤的茎、根。原形态常绿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7

  • 《中药大辞典》:冰药材名称冰拼音Bīnɡ别名凌(《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

  • 山马鞭草

    药材名称山马鞭草拼音Shān Mǎ Biān Cǎo英文名Denseleaf Sed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密叶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mau

  • 藏紫菀

    药材名称藏紫菀拼音Cánɡ Zǐ Wǎn别名青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抓地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抓地虎药材名称抓地虎别名劲直阴地蕨来源蕨类阴地蕨科植物抓地虎Botrychium strictum Und.,以全草入药。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毒蛇咬伤。用法用量2~3钱

  • 猪靥

    《中药大辞典》:猪靥药材名称猪靥拼音Zhū Yè别名猪气子(《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

  • 西南卫矛

    药材名称西南卫矛拼音Xī Nán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西南卫矛的根、根皮、茎皮、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amiltonianus W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药材名称苦参实拼音Kǔ Shēn Shí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蚕豆叶

    《中药大辞典》:蚕豆叶药材名称蚕豆叶拼音Cán Dòu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叶。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