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木兰寄生

木兰寄生

药材名称木兰寄生

拼音Mù Lán Jì Shēnɡ

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g) H.S.Kiu[Loranthus limprichtii Gruning;L.kwangtungensis Merr.;Taxillus kwangtungensis (Merr.) Dans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高1-1.3m。嫩枝密被黄褐色星状毛,小枝灰褐色,无毛,具散生皮孔。叶对生或近对生,革质;叶柄长5-12mm;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常稍偏斜,长4-12cm,宽2.5-6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常稍下延,两面无毛;侧脉4-5对。伞形花序,1-3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3-6朵,总花梗长3-5mm,花序和花均被黄褐色星状毛,稍后毛渐稀疏;花梗长约3mm;苞片卵形,长约1mm;花红色或橙色;花托长卵球形,长1.5-2.5mm;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7-3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约9mm,反折;雄蕊4;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椭圆形,两端钝圆,果皮具小瘤体,被疏毛,成熟时长约7mm,直径3-4mm,浅黄色或淡红黄色,无毛。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13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寄生于乐东木兰、金叶含笑、枫香、檵木、油桐、樟树、香叶树、栗、锥栗梧桐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性味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 软水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水黄连药材名称软水黄连拼音Ruǎn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水黄连、软杆子水黄连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 ram

  • 五蕊梅

    药材名称五蕊梅别名木茎山金梅来源蔷薇科山金梅属植物匍茎五蕊梅Sibbaldia procumbens L.,以全草入药。花开时采地上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止咳,痛经,祛瘀消肿。用于咳嗽,月

  • 野芝麻花

    药材名称野芝麻花拼音Yě Zhī Mɑ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um barbatum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阴干。原形

  • 多花筋骨草

    药材名称多花筋骨草拼音Duō Huā Jīn Gǔ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flower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

  • 广藤根

    药材名称广藤根拼音Guǎnɡ Ténɡ Gēn别名大发散。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灰背清风藤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discolor Dun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夏、秋

  • 角蒿

    《中药大辞典》:角蒿药材名称角蒿拼音Jiǎo Hāo英文名HERBA INCARVILLAE别名乌曲玛保(藏名)来源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Incarvilla compacta Maxim.的干燥全

  • 大泡通叶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叶药材名称大泡通叶拼音Dà Pào Tōnɡ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

  • 葛谷

    《中药大辞典》:葛谷药材名称葛谷拼音Gě Gǔ出处《本经》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

  • 广枝仁

    药材名称广枝仁拼音Guǎnɡ Zhī Rén英文名Seed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芭豆、崖花子、土连翘、山枝仁、榨木仁、公栀子、五牛子、为龙子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