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茄

毛茄

药材名称毛茄

拼音Máo Qié

英文名root of Hairy Nightshade

别名羊不食、大叶毛刺茄、毛果牙卡、大祥颠茄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毛茄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ferox L. [.lasiocarpum Dunal var. uelutnim Callery et Gaudich.; S.immane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株,切段,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1.5m。叶、花序及果实均密被黄色具节的长硬毛及不相等分枝的星状硬毛及直刺。小枝尘土色,多被具长柄的星状毛及直刺;叶片大而厚,卵形,长10-20cm,宽8-18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5-11个三角形波状浅裂,毛被在上面较薄,多被长硬毛及无柄不相等分枝的星状毛,在下面略厚,多被具短柄的星状毛,中脉上面微凹,下面微凸,侧脉约与裂片同数,其上在两面均着生稀疏的细直刺。蝎尾状花序腋外生;萼杯状,直径约1.5cm,外面密被具短柄及长柄的星状毛,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白色,近辐形,筒部隐于萼内,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外面具星状毛;雄蕊5,花药先端延长,卵状渐尖,顶孔向上;子房近卵形,柱头截形。浆果球状,直径约2cm,外面密被黄土色星状硬毛;种子房平,黑褐色,直径约2mm。花期夏、秋季,果熟期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沟谷湿地、灌丛中、路旁疏林或阴地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疝气;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用于跌打、疝气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边绣球

    药材名称马边绣球拼音Mǎ Biān Xiù Qiú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绣球的根、叶及茎的髓心。原形态灌木,高至2米。小枝幼时有细毛,较老成淡褐色。单叶对生;椭

  • 铁线透骨草

    药材名称铁线透骨草拼音Tiě Xiàn Tòu Gǔ Cǎo英文名Herb of Intricate Clematis别名透骨草狗肠草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全草

  • 蕹菜根

    《中药大辞典》:蕹菜根药材名称蕹菜根拼音Wènɡ Cài Gēn别名瓮菜根(《分类草药性》)。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蕹菜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多叶花椒

    药材名称多叶花椒拼音Duō Yè Huā Jiāo别名小叶刺椒(《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枝圆柱形,无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

  • 小灰包

    药材名称小灰包别名小马勃、小马庇包、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 ex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产生在草地上。分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拼音Pú Ruò别名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

  • 天泡子

    《中药大辞典》:天泡子药材名称天泡子拼音Tiān Pào Zǐ别名沙灯笼(《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灯笼草、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常用

  • 山胡椒根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根药材名称山胡椒根拼音Shān Hú Jiāo Gēn别名牛筋条根、雷公高(《四川中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

  • 十三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十三年花药材名称十三年花别名铜色毛紫云菜来源爵床科十三年花Strobilanthes aenobarbus W. W. Smit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微苦,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