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豘鱼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

拼音Hǎi Tún Yú

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皮下脂肪

原形态海豚(《纲目》)

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喙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孔极小。鼻孔1个,生于头顶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鳍,前肢鳍状,形尖而狭;无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叶,成半月形鳍状。头部和躯体背面及两侧呈苍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部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按含铁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合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花生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生油药材名称花生油拼音Huā Shēnɡ Yóu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子榨出的脂肪油。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蛔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野辣子

    药材名称野辣子拼音Yě Là Zi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枪花药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须状。茎直立,多分枝,有纵棱,具细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先端钝,

  • 金腰子

    药材名称金腰子拼音Jīn Yāo Zi别名华金腰子来源虎耳草科金腰子属植物中华金腰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以全草入药。8~9月采收,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黄瓜子

    药材名称黄瓜子拼音Huánɡ Guā Zǐ别名哈力苏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

  • 火秧竻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药材名称火秧竻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

  • 小金梅草

    药材名称小金梅草拼音Xiǎo Jīn Méi Cǎo别名野鸡草、山韭菜、小金锁梅、龙肾子来源仙茅科小金梅草属植物小金梅草Hypoxis aurea Lou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盐蛇

    药材名称盐蛇拼音Yán Shé别名树蜥蝎(《动物学大辞典》),篱筒马、午时逢(《陆川本草》),雷公蛇(《广西中药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鬃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季捕

  • 三叶枫

    药材名称三叶枫拼音Sān Yè Fēnɡ别名树五加来源五加科异叶粱王茶Nothopanax davidii (Franch.)Harms,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及西南地区。性味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