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熊肉

熊肉

《中药大辞典》:熊肉

药材名称熊肉

拼音Xiónɡ Ròu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棕熊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

化学成分罐头熊肉(品种未详)含水分63.85%,粗蛋白质7.27%,粗脂肪26.79%,灰分1.09%。

性味甘,温。

①《别录》:"微温。"

②《千金·食治》:"味甘,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骨。治脚气,风痹,手足不随,筋脉挛急。

①《千金·食治》:"主风痹不仁,筋急五缓。"

②孟诜:"补虚羸。"

③《医林纂要》:"补中益气,润肌肤,壮筋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复方①治中风心肺风热,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仁,筋脉五缓,恍惚烦躁:熊肉一斤。切,如常法调和作腌腊,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②疗脚气风痹不仁,五缓筋急:熊肉半斤。于豉汁中和姜、椒、葱白、盐、酱作腌腊,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熊肉

药材名称熊肉

拼音Xiónɡ Ròu

英文名Bear as food, Asiatic Black Bear, Brown Bear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熊科动物黑熊及棕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2.Ursus arctos Linnaeus.

原形态1.黑熊,体形较大,长1.5-1.7m,体重约150kg。头部宽圆。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较长且被有长毛,伸出头顶两侧。颈部短粗,两侧毛特别长。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较一致漆黑色,有光泽。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跖垫亦宽大且肥厚,前宽后窄,内侧中部无毛间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为黑色并带有光泽。

2.棕熊,体形较大,长约2m,重200-300kg。头阔而圆,吻部较长鼻也较阔,其端裸出,略侧扁。耳小,能动,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壮,尾短。四肢粗壮,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长于后足。爪侧扁而弯曲,呈暗褐色。全身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银灰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成体胸部无白色斑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混交林或阔叶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 树洞中,有冬眠习性,夏、冬季有垂直直适移现象。白天活动,视觉较差,善爬树,熊游泳力强。杂食性,但以植物为主。

2.栖息于广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中有中。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为主。

资源分布:1.分布极广泛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罐头熊肉(品种未详)含水分63.85%,粗蛋白质7.27%,粗脂肪26.79%,灰分1.09%。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骨。主脚气;风痹不仁;手尽不随;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注意1.《本草经集注》:“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愈。”2.《千金·食治》:“若腹中有积聚,寒热赢瘦者,食熊肉,病永不除。”

复方①治中风心肠风热,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仁,筋脉五缓,恍惚烦躁:熊肉一斤。切,如常法调和作腌腊,空腹食之。(《食医心镜》)②疗脚气风痹不仁,五缓筋急:熊肉半斤。于豉汁中和姜、椒、葱白、盐、酱作腌腊,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风痹不仁,筋急五缓。

2.孟诜:补虚羸。

3.《医林纂要》:补中益气,润肌肤,壮筋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旱柳

    药材名称旱柳拼音Hàn Liǔ别名杨柳、山杨柳来源杨柳科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以根、根须、皮、枝、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四川。性味苦,寒

  • 和合草

    药材名称和合草拼音Hé Hé Cǎo别名合情草、合掌草、合叶草、土蛇床、午时合、对叶接骨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排钱金不换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subopposita S

  • 云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实药材名称云实拼音Yún Shí别名百鸟不停、老虎刺尖、到钩刺、黄牛刺、马豆、牛王刺、药王子来源为豆科云实属植物云实Caesalpinis scpiaria

  • 螲蟷

    《中药大辞典》:螲蟷药材名称螲蟷拼音Zhì Dānɡ别名土蜘蛛、蛈蝪(《尔雅》),颠蟷虫(《本草拾遗》),蛈母(《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螲蟷科动物螲蟷的全虫。原形态体长椭圆形,长约

  • 藤檀

    药材名称藤檀拼音Ténɡ Tán别名降香、大香藤、痛必灵、梣果藤、丁香柴来源豆科黄檀属植物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以茎和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

  •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药材名称菊花苗拼音Jú Huā Miáo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性味《本草求原》:"甘微

  • 薜荔根

    《中药大辞典》:薜荔根药材名称薜荔根拼音Bì Lì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

  • 金老梅枝

    药材名称金老梅枝拼音Jīn Lǎo Méi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枝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金露海

  • 狭萼半边莲

    药材名称狭萼半边莲拼音Xiá è Bàn Biān Lián别名大种半边莲、野烟叶、大号半边莲、山梗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线萼山梗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melliana

  •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药材名称柳白皮拼音Liǔ Bái Pí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