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蝶花

白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

药材名称白蝶花

拼音Bái Dié Huā

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

来源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健脾。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睾丸炎,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蝶花

药材名称白蝶花

拼音Bái Dié Huā

别名耳草、和气草、土玉竹、鸡卵参、公鸡花、对对参、白花参、双合伞、双肾草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白蝶花生云南山中。长叶抱茎,开大白花,三瓣品列(萼片),内复擎出白瓣(唇瓣),形如蜂蝶,双翅首尾,宛然具足,大瓣下又出一尾(距),长三寸许,质既皓洁,形复诡异,秋风披拂,栩栩欲活。”并有白蝶花全株图,图文一致,所述及所示特征均与本种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龙头兰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cteilis susannae(L.)Rafin.[Orchis susannae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龙头兰,一年生草本,高45-120cm,常具2个近长圆形的肉质块茎。茎直立。叶数枚,互生;下部叶卵形至长圆形,长6-10cm,宽1.3-3cm,两面稍被粗毛,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逐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顶生,有花2-5朵;花大,白色,芳香;萼片宽卵形,广展,长约2.5cm;花瓣披针形,比萼片短而窄;唇瓣长2.5-3cm,3深裂,两侧裂片宽,外缘具几达中部的蓖状丝裂,中裂片长圆状线形,长约2cm,基部的距长6-10cm,为子房长的2-3倍。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25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疏肝散寒。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寒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花果根

    《中药大辞典》:无花果根药材名称无花果根拼音Wú Huā Guǒ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秋后采收。原形态详"无花果"条。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痔

  • 大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大飞天蜈蚣别名肥力漆、红根叶、退黄藤来源漆树科大飞天蜈蚣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

  • 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野葡萄藤拼音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大风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盐肤子

    药材名称盐肤子拼音Yán Fū Zǐ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

  • 合子草

    药材名称合子草拼音Hé Zǐ Cǎo别名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百草镜》),盒子草(《纲日拾遗》),无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合子草的叶或种子。原形态

  • 乌榄核

    药材名称乌榄核拼音Wū Lǎn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

  • 大金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金刀药材名称大金刀拼音Dà Jīn Dāo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来源为蕨类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 [N.

  • 大阳关

    药材名称大阳关拼音Dà Yánɡ Guān别名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广西斑鸠菊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hing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重叶莲

    《中药大辞典》:重叶莲药材名称重叶莲拼音Zhònɡ Yè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太白美花草的全草。夏季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根茎暗褐

  •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药材名称蜀葵苗拼音Shǔ Kuí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性味《千金·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