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蜈蚣

石蜈蚣

药材名称石蜈蚣

拼音Shí Wú Gōnɡ

别名蚂蝗七石螃蟹、石棉、岩白菜、岩蚂蝗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蚂蝗七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蚂蝗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长,扁圆柱形,有横纹,似蚂蝗状,下侧生多数须根。叶均基生;叶柄长2-8.5cm,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4-10cm,宽3.5-11cm,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歪斜或宽楔形至截形,或一侧心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有锯齿,两面疏被长伏毛。聚伞花序1-4(-7)支,骨1-5花;花序梗长6-28cm。被柔毛;苞片狭卵形至三角形,被柔毛;花梗长5-30cm;花萼长约10mm,5裂至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形,边缘上部有齿;花冠淡紫色或紫色,长4-6.5cm,外面疏被短柔毛,在内面上唇有2条纵毛,花冠筒细漏斗,长2.5-3.8cm,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2,花丝基部被疏柔毛,花药相连,有髯毛;退化雄蕊2,无毛;花盘环状;子房及花柱密被短腺毛,柱头2裂。蒴果长6-8cm,宇航局生短腺毛。种子纺锤形,长6-8mm。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山谷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滞消积;止血活血;解毒消肿。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胃痛;吃力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鲂鱼

    《中药大辞典》:鲂鱼药材名称鲂鱼拼音Fánɡ Yú别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原

  • 福建排草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清曰:"刘海节菊,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花亦无长蕊。"观其附图,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来

  • 枕材

    药材名称枕材拼音Zhěn Cá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

  • 野大豆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用法用量0.

  • 甜瓜花

    《中药大辞典》:甜瓜花药材名称甜瓜花拼音Tián Guā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①《别

  • 《中药大辞典》:铅药材名称铅拼音Qiān别名黑铅(《范子计然》),青金(《说文》),乌锡(孟诜《必效方》,黑锡(《本草拾遗》),铅精、水锡、素金、黑金(《石药尔雅》),水中金(《纲目》),青铅(《要药

  • 高山黄华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黄华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实入药

  • 泡花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花子药材名称泡花子拼音Pào Huā Zǐ别名苦山矾、花香木来源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

  • 血余

    《中药大辞典》:血余药材名称血余拼音Xuè Yú别名发髭(《本经》),乱发(《金匮要略》)。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人的头发。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

  •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