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秋海棠根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

药材名称秋海棠根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

性味①《贵州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涩酸,性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浊,喉痛。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吐血、咯血、刀伤出血。"

③《贵州草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④《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胃溃疡,痢疾,肺痈,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⑤江西《草药手册》:"行气行血,消肿止痛,镇痉,治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捣汁含漱或研末撒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伤后吐血:秋海棠根一钱,研成细末,用酒吞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痢疾:红白二丸二钱,水煎,加红白糖服。(《陕西中草药》)

③治月家病:一口血适量,用童便泡七天后,研末,每次二钱,蒸鸡吃。(《贵州草药》)

④治崩漏,白带:红白二丸、石泽兰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淋浊白浊:白秋海棠块根研末,开水送服一钱,血尿用红秋海棠块根研末,开水吞服二钱。(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咽喉疼痛:秋海棠根四两。加冷开水两小碗,捣烂,取汁。含漱数次。(《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秋海棠根

药材名称秋海棠根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Evans Begonia

别名一口血、金线吊葫芦红白二丸岩丸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vansiana And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化学成分块茎含秋海棠皂甙(begonin)[1]。

性味味酸;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衄血;刀伤出血;崩漏;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淋浊;泻痢;胃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煎汤9-15g;或研末,每次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捣汁含濑。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2.《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吐血、咯血、刀伤出血。

3.《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胃溃疡,痢疾,肺痈,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4.《贵州草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5. 江西《草药手册》:行气行血,消肿止痛,镇痉,治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解藤

    药材名称百解藤拼音Bǎi Jiě Ténɡ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hyp

  • 两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别名两色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

  • 透骨香

    《中药大辞典》:透骨香药材名称透骨香拼音Tòu Gǔ Xiānɡ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

  • 野冬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冬青果药材名称野冬青果拼音Yě Dōnɡ Qīnɡ Guǒ来源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L.)Skeels 及短序蒲桃S. brachythyr

  • 梓叶

    《中药大辞典》:梓叶药材名称梓叶拼音Zǐ Yè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

  • 椋子木

    《中药大辞典》:椋子木药材名称椋子木拼音Liánɡ Zǐ M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

  • 珊瑚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来源藻类红藻门珊瑚菜Corallina officinalis L.,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拼音

  • 小豆柴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villosa (wall. Ex C.B.Clarke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