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莲子草

红莲子草

药材名称红莲子草

拼音Hónɡ Lián Zǐ Cǎo

别名节节草红田乌草红绿草、红草、红棕草、五色草、织锦苋、模样苋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Regel)Nichols.[Telanthera bettzickianaRegel;Alternanthera versicolor(Lem.)Hort.ex Rege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北方为一年生。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多分枝,上部四棱形,下部圆柱形,两侧各有一纵沟,在顶端及节部有贴生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4cm,稍有柔毛;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长1-6cm,宽0.5-2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渐狭,边缘皱波状,绿色或红色,或部分绿色,杂以红色或黄色斑纹。头状花序顶生及腋生,2-5个丛生,无总花梗;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被片5,白色,凹形;雄蕊5,花药线形;退化雄蕊带状,先端裂成3-5窄条;子房无毛。果实不发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大城市栽培。原产巴西。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周年均可进行,以气温20-25℃,土温18-24℃,相对湿度70%~80%为宜。选取健壮母株上带2个节的嫩枝顶端作插穗,插后防止阳光暴晒,约5-7日生根,10-12日移栽1次,缓苗后再定植,温度需要保持在20℃。

田间管理 生长期多次摘心和修剪可保持其矮性和密实。母株栽植在16~18℃,日照充足和通风良好的温室中越冬。

性状性状鉴别 茎多分枝,上部方柱形,下部圆柱形,两侧各有一纵沟,在顶端及节部均有柔毛,叶长圆形、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绿色或红色,或部分绿色杂以红色或黄色斑纹,干后色泽不太鲜明。头状花序2-5个丛生于茎顶或叶腋,花小,花被5小瓣。鲜品白色,干品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甘酸。

性味甘;微酸;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解毒。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结膜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赤翅蜂

    药材名称赤翅蜂拼音Chì Chì Fē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蜂科昆虫赤翅蜂的全虫。原形态体形较大,长约3厘米,展翅时阔约5厘米。赤色,有黑褐色及黄褐色的斑纹。头大,色黑,呈三

  • 船盔乌头

    药材名称船盔乌头拼音Chuán Kuī Wū Tó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

  • 地榆

    《中国药典》:地榆药材名称地榆拼音Dì Yú英文名RADIX SANGUISORBAE别名黄瓜香、玉札、山枣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 小地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松药材名称小地松别名星苞火绒草、绵蒿、细火草、黄花粑粑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来源菊科小地松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

  • 树扁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扁竹药材名称树扁竹别名石扁兰、燕尾扁竹兰、树竹、老鼠尾巴、鱼尾巴草、野扁竹、鸢尾叶莪白兰来源兰科莪白兰属植物鸢尾扁竹兰Oberonia iridifolia Lindl.,以全草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水松叶

    药材名称水松叶拼音Shuǐ Sōnɡ Yè别名水松须(《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杉科植物水松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详"水松皮"条。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

  • 小叶爱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爱楠药材名称小叶爱楠拼音Xiǎo Yè ài Nán别名树萝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爱楠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

  • 麦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奴药材名称麦奴拼音Mài Nú别名麦散黑粉、黑疸、麦子黑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Jens.)Rostr.,以冬孢子粉入药

  • 玉簪花根

    药材名称玉簪花根拼音Yù Zān Huā Gēn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