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绒仙人球

绒仙人球

药材名称绒仙人球

拼音Rónɡ Xiān Rén Qiú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绒仙人球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rhodantha Link et Ott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去皮、刺,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茎短圆柱形,高10-30cm。直立,深绿色,密生瘤突。瘤突圆柱状,有时向先端渐变细,长3-5mm,当刺破时无乳汁流出;瘤突密生白色短绒毛和多数针刺。缘刺15-20,细针状,长5-10mm;中刺4-7,比缘刺粗得多,长10-25mm;刺幼时白色至淡黄色,老时渐变红褐色至褐色。花近顶生,从瘤突的腋部长出,淡紫红色或玫瑰色,长约2cm,内面的花被片线形,有时开展,具尖头;花丝红色;枝头裂片4-5,玫瑰色。果实圆柱形,长2.5 cm,淡紫色或红色。种子浅褐色。

生境分部分布于广西。南方温室有栽培。

性味甘;性凉

归经胃;脾经

功能主治散积消滞。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味甘、滑,性凉。有散积消滞的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灯蛾

    《中药大辞典》:灯蛾药材名称灯蛾拼音Dēnɡ é别名飞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扑灯蛾(《祝穆试效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蛾科昆虫灯蛾的全虫。秋季捕取。原形态体肥大,茶褐色,

  • 楮茎

    《中药大辞典》:楮茎药材名称楮茎拼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qu

  • 红花子

    药材名称红花子拼音Hónɡ Huā Zǐ别名红蓝子(《广利方》),白平子(《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果实。生境分部产江苏等地。性状瘦果,长7~8毫米,宽6~7毫

  • 樗叶花椒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钓竿柴

    药材名称钓竿柴拼音Diào Gān Chái别名钓鱼竿来源蔷薇科钓竿柴Neillia ribesioides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酸、甘,凉。功能主治利水除

  •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拼音Tú Kuí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菟葵的茎叶。夏、秋采收。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羊血

    《中药大辞典》:羊血药材名称羊血拼音Yánɡ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

  • 全缘凤尾蕨

    药材名称全缘凤尾蕨拼音Quán Yuá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Conspicuous Brake别名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