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耧斗菜

耧斗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耧斗菜

药材名称耧斗菜

拼音Lóu Dòu Cài

别名血见愁、猫爪花

来源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小花耧斗菜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切碎,熬煎至浓缩成膏用。

性味苦、微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

用法用量1~3钱。

备注(1)同属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 et Mey.与前种近似,全草亦作耧斗菜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耧斗菜

药材名称耧斗菜

拼音Lóu Dòu Cài

别名血见愁漏斗菜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益毛代金下死胎,止刺痛。《如意宝树》记载:“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让钧多吉说:“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干黄水。”《形态比喻》中记载:“山生冰片(藏药名:扎吉尕吾尔)能除百病,在别的药书典籍中称为益毛代金,生长在阴阳交界的石岩上,茎叶盖在岩面,花淡蓝色,状如铃倒扣,有金色斑点。”有人说,叶青色,润如油浸,花蓝红色,状如铜铃,果青色,状如弓套。南派医学家年木尼多吉说:“这不是真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耧斗菜、尖萼耧斗菜和小花耧斗菜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2.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3.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

采收和储藏:6-7月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1.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圆柱形,直径达1.5cm。茎直立,被柔毛及腺毛。基生叶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达18cm,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有鞘;叶片宽4-1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形,长1.5-3cm,宽与长几相等或更宽,上部3裂,裂片具2-3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时为粉绿色,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具短柄,侧生小叶与中央小叶相近;茎生叶数枚,一至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较小。单歧聚伞花序,3-7朵花,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梗长2-7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1.2-1.5cm,宽6-8mm,先端微钝,被柔毛;花瓣5,黄绿色,直立,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先端近截形,距长1.2-1.8cm,直或微弯;雄蕊多数,伸出化外,长约2cm,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线状长椭圆形,白膜质;心皮4-6,密被腺毛,花柱与子房近等长。蓇葖果长1.5cm。种子狭倒卵形,长约2mm,黑色,具微凸起的纵棱。花期5-7月,果期6-8月。

2.尖萼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圆柱形,外皮黑褐色。茎直立,近无毛或有极疏的柔毛。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10-20cm,被白色柔毛或无毛,具鞘;叶片守5.5-2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状,长2-6cm,宽1.8-5cm,3浅裂或3深裂,裂片先端圆,具2-3个粗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小叶柄极短;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单歧聚伞花序,3-5朵花,较磊,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紫色,稍开展,长2.5-3.1cm,宽8-12mm,先端急尖;花瓣5,黄白色,瓣片长1-1.3cm,宽7-9mm,先端近截形,距长1.5-2cm,末端内弯呈钩状;雄蕊多数,与瓣片近街道工,药黑色;退化雄蕊长圆状披针形;心皮5,被白色短柔毛。蓇葖果长2-3cm,疏被毛。种子狭卵形,长约2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3.小花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45cm。根圆柱形,灰褐色。茎直立,无毛,通常无叶。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无毛;叶片三角形,宽5-12cm,中央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宽1-2.5cm,先端3浅裂,浅裂片圆形,全缘或具2-3粗圆齿,小叶无柄或具短柄;侧生小叶2浅裂,与中央小叶近等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秘或无毛。单歧聚伞花序,3-6朵花,近直立;苞片披针状线形或线形;花梗长2-4cm,无毛,花两性,萼片5,蓝紫色,卵形,长1.5-2cm,宽0.9-1.2cm,先端钝;花瓣5,瓣片钝圆形,长3-5mm,距长3-5mm,末端微弯;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狭椭圆形,长5-6mm,白 膜质;心皮5,被腺毛。蓇葖果长1.2-2.3cm,直立,被长柔毛。种子狭卵一菜,长约2mm。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2300m的山地路旁、河边或潮湿草地。

2.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杂木林边或草地。

3.生于山坡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2.分布于东北地区。

3.分布于黑龙江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大多碎断,根黑色单一,叶柄纤细,直径约O.5mm,基部扩大,浅黄色,叶皱缩,绿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或倒宽卵形,宽6~11mm,深裂,先端钝,常2~3裂。花皱缩,萼片脱落,苞片2,淡紫色,花冠黄色,5瓣,连有细长的花葶。蓇葖果3~6~(7),绿色至棕黄色,长0.9~1.2cm,顶端尖,呈鸟嘴状,上端开裂,具网状脉。种子细小,黑色,卵形至半月形,长1.5~2mm,直径0.5~1mm,表面光滑或具细小突起,一侧边缘微具翅。体轻,气微、味淡,微涩。

粉末鉴别: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淡黄色大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末端平截或倾斜,直径16~26μm,壁稍厚,木化,胞腔较宽,具稀疏圆纹孔,或纹孔不明显。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或梭形,端壁多倾斜,细胞中含有无色颗粒物质。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璧薄,木化,栓内层细胞多皱缩,棕黄色。果皮脉上纤维淡黄色,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或长梭形,末端钝圆,直径16~18μm,壁甚厚,略弯曲,胞腔较窄、外果皮表皮碎片,常为大小不等的块片,表面观表皮细胞呈狭长形或长纺锤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大多呈连珠状增厚。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状,念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不定式,直径10~14μm,副卫细胞4~6个,常破碎,常见由2个副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器;叶上表皮细胞气孔为不定式,呈类圆形,副卫细胞垂周壁不弯曲,呈类多角形。花粉粒淡黄色,类圆形,外壁稍厚,表面具点状雕纹,直径20~24μm,柱头碎片,外壁突出呈乳头状,有的分化成短绒毛,壁薄,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具条状增厚,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椭圆形,壁平直,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导管为螺纹或网纹导管,直径10~14μm,成束存在。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呈长椭圆形,壁微波状,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排列紧密,壁甚厚,胞腔明显,内含暗棕色物。草酸钙方晶,少数,呈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0~20μm。

化学成分全草含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黄连碱(coptisine)。

药理作用经对大鼠股动脉、肱动脉、颈动脉横切断止血试验表明,拟耧斗菜止血效果很好。

性味味微苦;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痛经;崩漏;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熬膏。

制剂丸剂。

复方十二味熏倒牛丸:熏倒牛250g,高山紫堇175g,唐古特乌头175g,小伞虎耳草150g,兔耳草200g,翼首草200g,猪殃殃150g,川芎150g,耧斗菜150g,川西小黄菊200g,麝香5g。粉碎成细粉,混匀,水泛丸,干燥、即得。用于瘟热病、血热病、胆热病、肠热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药材名称紫薇花拼音Zǐ Wēi 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

  • 海石鳖

    药材名称海石鳖拼音Hǎi Shí Biē别名石鳖、海八角毛、八节毛来源药材基源:为陷板石鳖科动物红条毛肤石鳖、锉石鳖科动物函馆锉石鳖及多种石鳖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anthochiton

  • 小花老鼠簕果

    药材名称小花老鼠簕果拼音Xiǎo Huā Láo Shǔ Lè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小花老鼠簕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us ebracteatus Vahl.采收和储藏:果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油茶子

    药材名称油茶子拼音Yóu Chá Zǐ别名茶子心、茶籽。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sa(Lour.)Rehd.

  • 南瓜根

    《中药大辞典》:南瓜根药材名称南瓜根拼音Nán G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根。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功能主治利湿热,通乳汁

  • 葛蔓

    《中药大辞典》:葛蔓药材名称葛蔓拼音Gě Màn别名葛藤蔓(《卫生易简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藤茎。原形态形态详"葛根"条。功能主治治痈肿,喉痹。①《唐本

  • 野猪黄

    《中药大辞典》:野猪黄药材名称野猪黄拼音Yě Zhū Hu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性味①《唐本草》:"

  • 竹精

    药材名称竹精拼音Zhú Jī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摘录《中药大辞典》

  • 榕树胶汁

    《中药大辞典》:榕树胶汁药材名称榕树胶汁拼音Rónɡ Shù Jiāo Zhī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榕树的树脂。功能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①《生草药性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