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青兰

青兰

药材名称青兰

拼音Qīnɡ L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青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yschia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节段晒干。

原形态青兰,多年生草本。茎数个自根茎生出,四棱形,被倒向柔毛;短枝自叶腋生出,具有小型叶。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4-6.2cm,先端钝,基部狭楔形,两面中脉疏被柔毛或后变无毛。轮乎花序生于茎上部4-6节,长2.5-6cm,多少密集;苞片卵状椭圆形,长为萼之一半或更短,先端锐尖,密被睫毛;花萼唇状,长10-12mm,外面中部以下密被短毛,上部较稀疏,上唇3裂,中齿卵状椭圆形,较侧齿稍宽,侧齿三角形或宽披针形,下唇2裂,齿披针形,各裂齿先端锐尖,被睫毛,常带紫色;花冠蓝此色,长1.7-2.4cm,唇形,外面被短柔毛;雄蕊4,后一对较前一对为长,花药叉状分开,被短柔毛;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甸或草原多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珍株梅属甙(sorbarin,scutellarein rhamnoside),蒙胧花甙(linarin)等黄酮甙成分。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芭蕉油

    《中药大辞典》:芭蕉油药材名称芭蕉油拼音Bā Jiāo Yóu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

  • 亮叶桦根

    《中药大辞典》:亮叶桦根药材名称亮叶桦根拼音Liànɡ Yè Huà Gēn别名狗啃木(《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亮叶桦

  • 小獐毛

    药材名称小獐毛拼音Xiǎo Zhānɡ 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

  • 独脚蟾蜍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脚蟾蜍药材名称独脚蟾蜍别名掌裂草葡萄、金线吊蛤蟆、石蟾蜍来源葡萄科独脚蟾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 var. glabra Diels [A.

  • 苦竹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竹叶药材名称苦竹叶拼音Kǔ Zhú Yè来源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

  •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来源

  • 雁来红

    药材名称雁来红拼音Yàn Lái Hónɡ别名后庭花(《救荒本草》),老少年(《纲目》),老来红、蛮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苋菜(《岭南草药志》),青香苋(江西《草

  • 熊筋

    《中药大辞典》:熊筋药材名称熊筋拼音Xiónɡ Jīn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功能主治《本经逢原》:"壮筋强力

  • 化气兰

    《中药大辞典》:化气兰药材名称化气兰拼音Huà Qì Lán别名土百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蕙兰的根皮。秋季挖根,抽去木心,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簇生,细

  • 斑蝥

    《中国药典》:斑蝥药材名称斑蝥拼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