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鳞始蕨

鳞始蕨

药材名称鳞始蕨

拼音Lín Shǐ Jué

英文名Fragrant Lindsaea

别名黄连还魂草猪毛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odorata Roxb.[Adiantum cultratum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20-30cm。根茎栗色,横走,密栗红色钻鳞片。叶近生,直立;叶柄长4-7cm,禾秆色或基部栗黑色;叶片草质,线状披针形,长10-14cm,宽约2cm,一回羽状,羽片17-30对,互生,有短柄;羽片半圆状斜三角形,具缺刻;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羽片上缘着生,生于两缺刻之间并横跨于2-4条小脉的先端;囊群盖横线形,边缘啮断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m的林下阴处、林缘、山坡草地或田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表面密生条状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禾秆色,长4-7c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10-14cm,宽约2cm,羽片有短柄,半圆状斜三角形,宽4-5mm,下缘平直,全缘,上缘稍呈弧形突起,有缺刻;孢子囊生于两缺刻之间,横跨2-4条小脉顶端,囊群盖边缘略啮断状。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归经入肺、胃、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利尿的功能。用于尿闭及吐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谷皮藤

    药材名称谷皮藤拼音Gǔ Pí Ténɡ别名藤葡蟠、黄皮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et Zucc.采收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毛叶白粉藤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董棕粉

    药材名称董棕粉拼音Dǒnɡ Zōnɡ Fě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

  • 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药材名称黄鹌菜拼音Huánɡ ān Cài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

  • 衡州乌药

    《中药大辞典》:衡州乌药药材名称衡州乌药拼音Hénɡ Zhōu Wū Yào别名矮脚樟(《中国药植图鉴》),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本草图

  • 随手香

    药材名称随手香别名洗手香、带手香、路边香、三柰香来源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随手香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Engl., f. suaveolens C.

  • 老鼠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鼠瓜药材名称老鼠瓜拼音Láo Shǔ Guā别名野西瓜、勾刺槌果藤、抗旱草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山柑Capparis spinosa L.,以果皮、花芽、果、叶入药。秋

  • 铁罗伞

    药材名称铁罗伞拼音Tiě Luó Sǎn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来源豆科仪花属植物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