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背草

黄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

药材名称黄背草

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

来源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南、西南。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治经闭,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背草

药材名称黄背草

拼音Huánɡ Bè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rabian Themeda

别名黄背茅、进肌草、金丝茅、山红草、屈针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华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背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圆,具短纤毛;叶片狭条形,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假圆锥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形,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芒;第1颖革质,边缘内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的外稃短,有1长芒或无芒。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等荒脊土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至华南、西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经闭;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幼苗或根: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驱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经闭、风湿疼痛。幼苗可治高血压病。根常用于习惯性流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麸杨根

    药材名称红麸杨根拼音Hónɡ Fū Y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

  • 湖北贝母

    《中国药典》:湖北贝母药材名称湖北贝母拼音Hú Běi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ARIAE HUPEHENSI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

  • 大马哈鱼籽

    药材名称大马哈鱼籽拼音Dà Mǎ Hā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鲑科动物大麻哈鱼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捞,剖腹取卵,晒干。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假连翘叶

    《中药大辞典》:假连翘叶药材名称假连翘叶拼音Jiǎ Lián Qiáo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叶绿素以及β-胡萝卜素

  • 匙叶龙胆

    药材名称匙叶龙胆拼音Chí Yè Lónɡ Dǎn别名奥拉毛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匙叶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spathulifoli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尖尾风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药材名称尖尾风拼音Jiān Wěi Fēnɡ别名尖尾峰、起疯晒(《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晒、赶风帅(《本草求原》),赤药子(《植物名实图考》),赶风柴(《岭南采药录》),大风药(

  • 木天蓼根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根药材名称木天蓼根拼音Mù Tiān Liǎo Gēn出处《纲目》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根。功能主治①《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