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黑面叶根

黑面叶根

药材名称黑面叶根

拼音Hēi Miàn Yè Gēn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大戟科植物黑面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2~4厘米,表面棕红色,微有皱纹,皮部厚至1.5毫米。切断面淡黄色,年轮明显,射线细密而清晰。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辛,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头面热毒,扁桃体炎,热泻,漆疮。

①《本草求原》:"浸洒,祛风壮筋骨。""散皮肤头面热毒,解中百药毒,酒煎饮治杨梅疮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热泻,痧气,跌打刀伤。"

③《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洗疮,治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1.5~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扁境体炎,咽喉炎:黑面叶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白浊:黑面叶根一两。煎水冲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鹤膝:青凡木根四两,松节一两。浸好酒二斤。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五钱至一两。同时用药酒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荚蒾根

    药材名称荚蒾根拼音Jiá Mí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dilatatum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荚蒾落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红对节子

    《中药大辞典》:红对节子药材名称红对节子拼音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原形态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广东耳草

    药材名称广东耳草拼音Guǎnɡ Dōnɡ ěr Cǎo别名甜草来源茜草科广东耳草Hedyotis cantonensis [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可爱花

    药材名称可爱花拼音Kě ài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Veined Eranthemum别名对节菜、牛七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喜花单的根、叶。拉丁

  • 酒饼婆

    《中药大辞典》:酒饼婆药材名称酒饼婆拼音Jiǔ Bǐnɡ Pó别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叶或根。原形态紫玉盘,又名:油椎,酒饼

  • 重叶莲

    《中药大辞典》:重叶莲药材名称重叶莲拼音Zhònɡ Yè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太白美花草的全草。夏季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根茎暗褐

  •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拼音Tōnɡ Mài Dān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

  • 锥螺壳

    药材名称锥螺壳拼音Zhuī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terebra Linnaeus采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