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荆圆

乌荆圆

药方名称乌荆圆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一两,荆芥穗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醋、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手足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眉目俽动,头昏脑闷,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皮肤瘙痒,抓成疮疡。

又治妇人血风,浑身痛痒,头疼眼晕。又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服之尤效。

久服令人颜色和悦,力强轻健,须发不白。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粒,酒或热水下。

有疾食空时,日三、四服,无疾早晨一服。

备注有少府郭监丞,少病风挛搐,头颔宽不收,手承颔,然后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长服之,已五十馀年。年七十馀,强健,须发无白者。此药疗肠风下血尤妙,屡有人得效。予所目见,下血人服而瘥者,一岁之内,已数人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雷丸浴汤

    药方名称雷丸浴汤处方雷丸3分,牡蛎3分,黄芩3分,细辛3分,蛇床子1两。功能主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煎取7升,去滓,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

  • 地黄酒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地黄酒药方名称地黄酒别名桃仁地黄酒(《普济方》卷三一二)。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酒200毫升桃仁(去皮、尖,别研膏)30克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上三味,先煎地黄汁、酒令沸

  • 大黄消石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消石汤药方名称大黄消石汤处方大黄黄柏消石各12克栀子15枚功能主治主黄疽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纳消石,更煮取200毫升,

  • 防风浴汤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防风浴汤药方名称防风浴汤处方防风如克 蒴翟(切)30克 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 川升麻30克苦参90克茵芋30克 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矾30克枳壳30克制法上药

  • 上清白附子丸

    药方名称上清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泡)、半夏(汤洗)、川芎、菊花、南星、僵蚕(炒)、陈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两。全蝎(炒.半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痰甚,

  • 化瘀方

    药方名称化瘀方处方枳壳(面炒)钱半,荆芥穗(略炒)2钱半。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下,以致败血渗入大肠而利鲜血者;及腹中刺痛,但里不急、后不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会约》卷十五

  • 马齿膏

    药方名称马齿膏处方马齿苋1石(水2石,以1釜煮之,澄清候用),蜡3两。制法上煎成膏。烧灰敷之亦良;又可细研切煮粥。功能主治延年长寿,明目,止痢。主三十六种风。及患湿癣白秃。疳痢。三十六种风疮,多年恶疮

  • 黄耆十味散

    药方名称黄耆十味散别名黄耆散处方黄耆5两,苦参6两,玄参6两,附子3两(炮),大黄3两,干姜2两,猬皮(炙)2两,黄连4两,槐子6合,猪悬蹄甲1具(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痔疮,服生槐子煎不觉者。用

  • 清骨滋肾汤

    药方名称清骨滋肾汤处方地骨皮30克(酒洗)丹皮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去心)玄参15克(酒洗)五味子1.5克(炒研)白术9克(土炒)石斛6克功能主治补肾精,清骨热。治妇女阴虚火旺,骨蒸夜热,口干舌

  • 龙香犀角丸

    药方名称龙香犀角丸处方熟地黄1两(酒浸,捣极细),生地黄1两(酒浸),山药1两,天门冬1两(去心),麦门冬1两(去心),犀角1两,真京墨1两(煅存性),牡丹皮1两,五味子1两,鳖甲1两(酒制),胡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