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膈宽中散

五膈宽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膈宽中散

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

处方白豆蔻(去皮)二两,甘草(炙)五两,木香三两,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一斤,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四两。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因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腑脏生病,结于胸膈之间,遂成五膈之病。

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

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

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

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

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及一切气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五膈宽中散

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

别名宽中散(《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白豆蔻(去皮)60克甘草(炙)150克木香90克厚朴(去皮,生姜汁炙熟)500克 缩砂仁丁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120克 香附子(炒,去毛)5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五膈。一曰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二曰恚膈,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噫闻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五曰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生姜2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大附方

    药方名称大附方处方大附子1枚(炮令裂,削去皮。乌头亦得)。制法上切如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极盛,语声不出者,及喉痹毒气,咽门闭不能咽。用法用量每含1块,咽汁。1方蜜涂炙圻,含之咽汁,甜尽更涂蜜炙,准前含

  • 灵通万应丹

    药方名称灵通万应丹别名平安如意丹、灵宝如意丹处方真蟾酥(舐之舌即麻者真)2两,茅术(小而有朱点者,米泔浸,炒焦黄)3两,明天麻(蒸、晒)3两6钱,麻黄(去根节、晒)3两6钱,明雄黄(水飞)3两6钱,朱

  • 风湿续断汤

    药方名称风湿续断汤处方木瓜、续断、防风、羌活、人参、川芎、赤茯苓、川归、牛膝、杜仲、秦艽、甘草、附子。功能主治气虚,风湿流注,肢节作痛。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煎7分,食远服。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 加味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犀角1.5克蒲黄3克天冬6克丹参6克 元参4.5克连翘6克茯苓6克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

  • 硫葱敷剂

    药方名称硫葱敷剂处方生硫黄末45g,鲜葱白7个。功能主治止遗尿。主遗尿。用法用量将葱白捣烂,和入硫黄末,睡前敷于脐部,次晨取下。摘录《云南医学杂志》1965;(3)

  • 矾红丸

    药方名称矾红丸处方白明矾3钱,矾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以浓米泔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一切痧气攻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温调下。摘录《急救痧症全集》卷下

  • 良姜拈痛散

    《仁斋直指》卷六:良姜拈痛散药方名称良姜拈痛散处方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畔当日壁土,须无雨处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色)制法上只用良姜为末。功能主治治脾疼。用法用量每

  • 当归芍药饮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饮处方当归5钱,赤芍3钱,生地4钱,防风3钱,黄芩3钱,栀子3钱,牛蒡子3钱(炒),连翘3钱,大黄4钱,白芷3钱,红花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风赤疮痍症。(沙眼胞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

  • 红圆子

    药方名称红圆子处方京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橘皮、陈皮(去白),各五斤。干姜(炮)、胡椒,各三斤。炮制上为细末,用醋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功能主治治丈夫脾积气滞,胸膈满闷,面黄腹胀,四

  • 导火汤

    药方名称导火汤处方玄参1两,生地5钱,车前子3钱,甘草1钱,泽泻2钱。功能主治导火解氛。主有火之腹痛,腹痛欲死,手按之而更甚。胃火者,汗而渴,口中臭;脾火痛者,走来走去,无一定之处也;大肠火者,大便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