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旋覆花陈皮(去瓤.麸炒)、桔梗白芍药、人参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两;熟干地黄(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汤洗十遍.切.焙)一两二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运,四肢怠隋,百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好咸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次服茯苓圆,即痰水消除,便能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12克茯苓地黄各6克橘皮人参芍药旋复花芎藭桔梗甘草各9克细辛3克生姜12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益气养血。主妊娠气血两虚,痰饮内停,胃气不和,致患恶阻,肢节烦疼,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嗜食酸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32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得效》卷十四: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洗)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1两,丁香5钱,缩砂5钱,粉草3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产前胸中宿有痰饮,产后多致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食前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四

《千金》卷二: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别名半夏散、半夏

处方半夏30铢,茯苓18铢,干地黄18铢,橘皮12铢,细辛12铢,人参12铢,芍药12铢,旋覆花12铢,芎藭12铢,桔梗12铢,甘草12铢,生姜30铢。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

用法用量半夏散(《圣惠》卷七十五)、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①方中桔梗,《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作“泽泻”。《圣济总录》有大枣。②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茯苓半夏汤”。

若病阻,积月日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12铢;若变冷下痢者,去干地黄,入桂心12铢;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便闭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黄18铢,去地黄,加黄芩6铢。

注意忌生冷醋滑油腻、菘菜海藻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半夏生姜能开胃而醒脾;地黄、芍药、芎藭能养阴而益血;人参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气;及橘皮桔梗、旋覆、细辛皆辛甘调气之品,可以平恶逆之气而进饮食者也。或问半夏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阴液,故云忌尔;若有恶阻之证,则在所必用也,故孙真人方之圣者也,其养胎之剂,用半夏者盖五方焉。

2.《千金方衍义》:方用人参鼓舞二陈之制,以运痰止呕,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结气,芎、芍、地黄以保护荣血,用细辛者协济芎、地以升血分经脉窍隧之邪也。倘服后烦热下痢或二便闭塞,是必兼理客气,其加桂心,加大黄,当效前大黄丸及后方茯苓丸之制,庞安常言桂不伤胎,且熬令黑,则专散气而无壮火食气之患,大黄熬黑,但能泄热,而无苦寒伤中之虑,世俗每谓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时,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则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则胎不稳。时师咸谓黄芩白术为安胎专药,孰知半夏大黄、桂心有安胎妙用乎!历观《千金》诸方,每以大黄同姜、桂任补益之用,人参协消、黄佐克敌之功,不由《千金》之门,何以求应变之策耶?

摘录《千金》卷二

《外台》卷七引《小品方》: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5两(洗),生姜5两,茯苓3两,旋覆花1两,陈橘皮2两,人参2两,桔梗2两,芍药2两,甘草(炙)2两,桂心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烦,或水鸣多唾,口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其脉喜沉弦细迟。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欲得利者,加大黄;须微调者,用干地黄;病有先时喜水下者,加白术3两,除旋覆花;若大便不调,宜加大黄及干地黄,并用3两。

注意羊肉、饧、酢物、生葱、猪肉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七引《小品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干)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酸枣仁桂(去粗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2两,甘草(炙,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谋虑不决,胆气上溢,虚热口苦,神思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秫米1匙头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伤寒大白》卷三: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白茯苓

功能主治头汗,中焦闭塞,则周身不能敷布,但头有汗。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叶氏女科》卷二: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白术(蜜炙)1钱,半夏(汤泡,炒黄)1钱,陈皮1钱,砂仁1钱(炒),茯苓2钱5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个,乌梅1个。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痰涎壅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金匮翼》卷五: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2钱,赤苓1钱,陈皮(去白)5分,甘草5分,黄芩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热痰,呕逆头痛。

用法用量煎作1服。

摘录金匮翼》卷五

《产育保庆》卷上: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洗)3两,茯苓1两,熟地1两,陈皮6钱,细辛6钱,苏叶6钱,川芎6钱,人参6钱,芍药6钱,桔梗6钱,甘草6钱。

功能主治产后眩晕,胸中宿有痰饮,阻病不除,产后多致眩晕,又血盛气弱,气不使血,逆而上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2盏,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空心服。

有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陈皮细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黄,入桂心(炒);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涩,加大黄1两8钱,去地黄,加黄芩6钱。

摘录《产育保庆》卷上

《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别名茯苓半夏

处方半夏(泡洗7次,炒黄)2两半,陈皮2两半,白茯苓2两,缩砂仁1两,甘草4两。

功能主治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茯苓半夏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3两(洗),秫米1斗,茯苓4两。

功能主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

用法用量以千里流水1石,扬之万遍,澄取2斗半,合煮诸药得5升,分5服。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

猜你喜欢

  • 清凉甘露饮

    《外科正宗》卷四:清凉甘露饮药方名称清凉甘露饮处方犀角银柴胡茵陈石斛枳壳麦门冬甘草生地黄芩知母枇杷叶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情志不遂,过食膏粱厚味,痰火内蕴,致患茧唇,唇部高突坚硬,或损破流血。用法

  • 金疮至宝膏

    药方名称金疮至宝膏处方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儿茶2钱,龙骨(煅)2钱,轻粉2钱,大黄1钱,水银1钱,冰片1钱,樟脑1钱,麝香1钱,麻油4两。制法文武火熬,滴水成珠。将药慢慢入内,冰、麝待微温时

  • 小儿至宝丸

    药方名称小儿至宝丸处方紫苏叶50g 广藿香50g薄荷50g羌活50g陈皮50g 白附子(制)50g胆南星50g白芥子(炒)30g川贝母50g槟榔50g山楂(炒)50g茯苓200g 六神曲(炒)200g

  • 地肤散

    药方名称地肤散处方地肤5两,地榆根2两,黄芩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血痢。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水送下,日3次。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 大七气汤

    药方名称大七气汤处方京三棱(去白)1两半,蓬莪术(去白)1两半,青皮(去白)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藿香叶1两半,香附(炒,去毛)1两半。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1

  • 常山草果饮

    药方名称常山草果饮处方常山、草果、半夏、陈皮、厚朴、熟苍术、甘草。功能主治食痰之疟。用法用量饱闷作痛,加炒莱菔子;腹痛,加枳壳。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药方名称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

  • 白虎快斑汤

    药方名称白虎快斑汤处方官拣参、熟石膏、大麦冬、粉葛根、绿升麻、淡竹叶、生甘草。功能主治痘值炎天暑月,误用盖覆,以致毒火郁遏,闭其腠理,不能起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昏迷者,加辰砂末;小便赤者,加木通;大便

  • 车脂方

    药方名称车脂方处方车辖。功能主治妊娠咳嗽,热病;腹痛。用法用量烧赤,投酒中,候冷饮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一

  • 金钥匙

    《外科发挥》卷六:金钥匙药方名称金钥匙别名金锁匙处方焰消1两5钱,硼砂5钱,脑子1字,白僵蚕1钱,雄黄2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喉闭,缠喉风,痰涎壅塞盛者,水浆难下。用法用量金锁匙(《外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