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通便止呕。主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2服。

功能主治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

功能主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水煎频服。不应,更服。

各家论述《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而功用不同若此。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医方集解》: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甘草黑豆汤加大黄

功能主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摘录医方集解

《金匮》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4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高注金匮要略》: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证变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临床应用呕吐:李某某,男,20岁。呕吐近半月,胃脘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实有力,有关脉滑,精神尚佳,初用连苏饮加竹茹甘草。服两剂无效。仍每餐刚完即吐(平时不吐),并伴口臭,胃脘灼热,胀痛,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黄,脉滑有力。此系积热在胃,腑气不通,胃热上冲之呕吐。改用泄热和胃之大黄甘草汤(大黄12克,甘草3克)。服一剂后,食已不吐,大便畅通;服完二剂,诸证消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加减保和丸

    《症因脉治》卷四:加减保和丸药方名称加减保和丸处方麦芽、楂肉、枳实、苍术、厚朴、莱菔子、陈皮。功能主治食积泄泻。用法用量脾虚,加白术;热积,加川连;寒积,加炮姜;气滞,加木香。摘录《症因脉治》卷四《丹

  • 角灰散

    药方名称角灰散处方牛角(烧灰)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蜂螫。用法用量以苦酒调敷痛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升麻顺气汤

    药方名称升麻顺气汤处方升麻1.4克葛根防风白芷黄耆人参各3克白芍药1.8克甘草苍术各1.5克功能主治治忧思过度,饮食失节,面色黧黑,心悬如饥,不欲饮食,气短而促。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

  • 参归丸

    《女科万金方》:参归丸药方名称参归丸处方人参、熟艾,石蒲3两,白术1两4钱,扁豆2两,白芍2两,川芎2两,山药2两,吴茱萸2两。制法糯米为丸。功能主治一切淋沥,白带日夕无度,腹冷腰疼,小腹膨胀,内热头

  • 断续膏

    药方名称断续膏处方断续(即蝉蜕,净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疹子攻眼,肿痛不可开。用法用量以薄荷汁调敷,1-2次便能开;若小儿疮疹,黑靥不出,温熟水调下1钱即出,乳母服亦可。摘录《澹寮方》引《保生方

  • 二霜丸

    药方名称二霜丸处方砒霜半两,粉霜半两,巴豆1分。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赤白痢服药过度,未得全减。用法用量空心冷粥饮送下1丸。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 来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苏散药方名称来苏散处方柴胡(去芦)、甘草(炙)、干姜,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桔梗、防风、荆芥穗、五如皮,各一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陈皮(去白)

  • 黄连救苦汤

    《外科正宗》卷二:黄连救苦汤药方名称黄连救苦汤处方黄连升麻葛根柴胡赤芍川芎归尾连翘桔梗黄芩羌活防风金银花甘草节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

  • 断下散

    《杨氏家藏方》卷七:断下散药方名称断下散处方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川芎、赤芍药、黄连(去须)、槐花(炒)、罂粟壳(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新血痢,日夜无度。脐腹疼痛。用法用

  • 生血片

    药方名称生血片处方胎盘粉210克,阿胶90克,海嫖蛸45克,肉桂45克,皂矾500克。功能主治补血生血。主脾肾亏损。用法用量共为细面,压制成片,每次3片,日服2次。摘录郭恩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