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灵应膏

灵应膏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3两,白茯苓2两,真阿胶3两(炒)。

制法上共为细片,煎汁去滓,加炼蜜6两,熬至滴水成珠,入罐内水浸一夜,取起封好。

功能主治病后目昏,或妇人生育出血过多,精气不足,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3-5茶匙,或白汤、元眼汤、参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外科医镜》: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象皮6钱(切片),穿山甲6钱,男子发1两2钱,牛蒡草3两,血竭2钱,儿茶2钱,白胶香4钱(即芸香,去油,研末)。

制法上药用麻油2斤,将象皮、山甲、男发、牛蒡草煎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1斤,入炒飞黄丹8两搅匀,熬至滴水取丸不粘指为度,离火,再入血竭儿茶芸香等末搅匀,倾水中去火性。

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收口。主痈疽发背,及一切溃烂等疮。

用法用量临用重汤炖摊。

摘录外科医镜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研)1两,当归(洗,焙,切)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郁金(锉)1两,香白芷(锉)1两,草乌头(炮制,去皮脐)1两,甘草(锉,炒)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锉)1两,自然铜(火煅,醋淬,研)1两,白僵蚕(取末)1两,苏枋木(锉)1两,白及(锉)1两,白蔹(锉)1两,黄丹6两,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锉)半两,沥青(别研)半两,定粉(别研)半两,葱白10茎,麻油2斤。

制法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次将没药等四味研令极细,徐徐下入油内,用槐、柳枝各十条,长五六寸,不住搅之,渐加火,熬令滴入水中不散,成膏子为度。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主诸般疮疖。

用法用量每遇患者,量痈肿大小,摊在纸花上贴之,日易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阿魏化痞膏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药方名称阿魏化痞膏处方香附20g厚朴2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大蒜20g使君子20g白芷20g穿山甲20g木鳖子20g蜣螂20g 胡黄连2

  • 加减平胃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加减平胃散药方名称加减平胃散处方白术厚朴陈皮各30克甘草21克槟榔9克木香9克桃仁黄连人参阿胶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燥湿清热。治

  • 麝香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八:麝香散药方名称麝香散处方麝香水蛭各30克制法上将水蛭锉碎,炒至烟出,研为末,入麝香再研匀。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次0.6克,用酒调服。当下蓄血,未效再服。其应如神。摘录《

  • 攻火汤

    药方名称攻火汤处方大黄3钱,石膏5钱,炒栀子3钱,当归1两,厚朴1钱,甘草1钱,白芍3钱。功能主治火郁于脏腑,欲出而不得出,满身皮窍如刺之钻,又复疼痛于骨节之内外,以冷水拍之少止。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

  • 苏子粥

    药方名称苏子粥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 海藻浸酒

    药方名称海藻浸酒处方海藻(洗去咸)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防风(去叉)3两,独活(去芦头)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白术3两,鬼箭(去茎用羽)2两,当归(切,焙)2两,大黄(锉,醋炒)4两。

  • 苍术黄连汤

    药方名称苍术黄连汤处方苍术(童便炒)、黄连(酒炒)、防风、升麻各等分,甘草(生)减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后两目不开,两胞高肿而不流泪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蜜水调下。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 两舒散

    药方名称两舒散处方白芍5钱,柴胡1钱,茯苓3钱,陈皮5分,甘草5分,车前子1钱,六曲5分。功能主治肝郁克脾,吞酸,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

  • 茯苓内托散

    药方名称茯苓内托散处方归身1钱,黄耆(制)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山药1钱,熟地1钱,白茯苓1钱,人参1钱,熟附子5分,甘草5分,肉桂5分,牡丹皮5分,地骨皮5分。功能主治鬓疽

  • 痘后吹耳丹

    药方名称痘后吹耳丹处方黄丹、扫盆各等分。制法研末。功能主治痘毒入耳。用法用量吹耳。摘录《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