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梅汤

白梅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梅汤

药方名称白梅汤

处方白梅(研破)二十九斤,檀香十四两,甘草十三斤半,盐(炒)十五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

用法用量每一钱,擦生姜、新汲水下。如酒后干哕,恶心舌涩,如茶吃。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白梅汤

药方名称白梅汤

处方白梅(研破)29斤,檀香14两,甘草13斤半,盐(炒)15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及酒后干吵,恶心舌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擦生姜,新汲水下。如酒后干哕,恶心舌涩,如茶吃。

摘录《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保生锭子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药方名称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

  • 参耆四圣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参耆四圣散药方名称参耆四圣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紫草茸8钱,茯苓8钱,芍药8钱,当归7分,木通6分,防风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功能主治痘。胃虚少食,发热

  • 中风回春片

    药方名称中风回春片处方当归(酒制)30g川芎(酒制)30g红花10g桃仁30g丹参100g鸡血藤100g忍冬藤100g络石藤60g地龙(炒)90g土鳖虫(炒)30g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蜈蚣5g

  • 调元散

    《活幼心书》卷下:调元散药方名称调元散处方干山药(去黑皮)15克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根)白术白芍药 熟干地黄(酒洗)当归(酒洗)黄耆(蜜水涂炙)各7.5克川芎甘草(炙)各9克石菖

  • 柴胡栝楼汤

    药方名称柴胡栝楼汤处方柴胡(去苗,洗)8钱,芍药2钱,人参2钱,半夏(汤洗7遍)2钱半,甘草(炙)2钱,栝楼2钱。功能主治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其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而

  • 四逆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四逆加人参汤别名四顺汤(《肘后方》卷二)、回阳饮(《医学集成》卷一)、人参四顺汤(《鸡峰普济方》卷五)。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0克(生,去皮)干姜4.5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回阳复阴。治阳气衰微

  • 半豆饮子

    药方名称半豆饮子处方半夏白豆蔻苍术干姜藿香陈皮归尾川芎人参白术甘草猪苓砂仁莲子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产后脏腑虚损,触冒风冷,阴阳不和,饮食失调,或冷或热,致成上吐下泻,肚腹疼痛者。用法用量水

  • 豆根汤

    药方名称豆根汤处方麦门冬(去心)、山豆根、桔梗、知母、天花粉、元参、荆芥、射干、连翘、牛蒡子、薄荷。功能主治瘄后余毒未尽,咳嗽口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 山虎汤

    药方名称山虎汤处方蛤蚧尾1对(酒洗)生地12克(切片,蛤粉炒)沉香1.5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人参6克沙参12克茯苓6克山药9克 贝母6克杏仁9克麦冬4.5克功能主治治肾经之咳,或呛或喘,痰

  • 陀僧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陀僧散药方名称陀僧散处方蒲黄半两,黄药子半两,密陀僧1两多,黄柏1两多,甘草1两多。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舌疮不愈者。用法用量干贴口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百一》卷十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