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真武汤

真武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真武汤

药方名称真武汤

处方白芍(三钱半.下利者去之.加干姜二钱半)茯苓(去皮.二钱半.小便利者去之)附子(炮.一个切四分只用一分.呕者去之.加生姜二钱半)生姜(三钱半)白术(二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数日已后,发热腹痛,头目昏沉,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涩或呕或咳或已经汗不解,仍复发热,心下忪悸,头目眩晕,皆由渴后饮水停留中脘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咳者加五味子三钱半、细辛干姜各一钱二分半。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真武汤

药方名称真武汤

处方茯苓9克 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切)9克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功用】温阳利水。治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现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等属于牌肾阳虚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各3克;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6克;若呕者,去附子生姜加重至15克。

备注本方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利小便,止腹痛。五味相配,既能温补脾肾之阳,又可利水祛湿。故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所产生的诸证。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蜡煎散

    《杨氏家藏方》卷八:蜡煎散药方名称蜡煎散处方百合(去苗)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干山药贝母(去心,微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黄明鹿角胶(炙,如无,以阿胶代之)杏仁(去皮、尖、双仁者不用,麸

  • 加味大造汤

    药方名称加味大造汤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麦冬8分,石斛8分(酒蒸),柴胡6钱,生地2两,胡连5钱,山药1两,枸杞1两,黄柏7分(炒)。制法先将麦冬、地黄捣烂,后入诸药同捣为丸,加蒸紫河车另捣,焙干为

  • 荤素羹

    药方名称荤素羹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斤(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豆粉3斤,作片粉,精羊肉切条道乞马,山药1斤,糟姜2块,瓜齑1块,乳饼1

  • 葱矾酒

    药方名称葱矾酒别名葱矾散、葱矾饮处方明矾(于端午午时为末,晒干,瓷器盛之)3钱,葱白7茎。功能主治一切疔毒、恶疮初起,发热恶寒者。用法用量葱矾散(《验方新编》卷十一)、葱矾饮(《寿世良方》)。本方原名

  • 榉柳叶汤

    药方名称榉柳叶汤处方榉柳叶3斤,麦门冬(去心)2两,干姜2两,大枣10枚(擘),甘草1两(炙)。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榉柳叶,取8升,去滓,纳诸药,又煮取3升,分3服。

  • 救荒丹

    药方名称救荒丹处方黑豆5升(洗净)。制法上蒸3遍,晒干,去皮为末,火麻子3升,汤浸1宿,捞出晒干,用牛皮胶水拌晒,去皮淘净,蒸3遍碓捣,渐次下黑豆末和匀,用糯米粥为丸,如拳大。入甑蒸,从夜至子,住火,

  • 地丁饮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地丁饮药方名称地丁饮处方地丁9克 野菊花9克 银花9克连翘9克 黑山栀9克半枝莲9克蒲公英15克 草河车9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疔疮初起,经络阻滞,热毒渐炽

  • 妙应丹

    药方名称妙应丹别名延龄丹处方晚蚕沙(炒)、鲤鱼鳞(烧为末)、当归(去芦)、石膏(煅.研)、泽兰(去梗)、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炮),各二两;熟干地黄(洗.酒浸.蒸.焙)、川芎、防风(去芦.叉)、

  • 百部圆

    药方名称百部圆处方天门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黄芪、百部根,各六两;瓜蒌根十六两,紫苏、紫菀(去苗.洗)、马兜铃,各二十二两;黑参八两,肉桂(去粗皮)四两。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

  • 海金沙散

    《医学发明》卷六:海金沙散药方名称海金沙散处方牵牛45克(半生半炒)甘遂15克海金沙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逐水祛湿。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倒流水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