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芥散

荆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草乌头(炮.去皮.脐)、荆芥穗,各半两。石膏(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疼,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妇人大全良方》卷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雀脑芎各90克当归人参各15克 桂心牡丹皮羌活防风桔梗大腹子甘草蒲黄茯苓枳壳厚朴半夏杏仁款冬花各22克附子(炮)干地黄鳖甲白芍药 北柴胡黄耆各30克干姜木香各3.5克沉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虚损,经候不调,外伤风邪,或内挟宿冷,阴阳不和,经络否涩,致患血风劳,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大枣1个,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生地15克(炒炭)荆芥15克(炒灰)白芍4.5克(醋炒)白术4.5克(炒炭)当归9克(醋炒)木香3克茯苓4.5克血余炭9克荷叶9克(炒黑)败棕灰9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漏腹痛,脉弦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血热,加丹皮炭;血滞,加延胡炭;血中气滞,加香附炭;血气虚脱,加赤石脂;咳嗽,加桑皮;气虚,加人参;阴血虚,加阿胶珠、炒蒲黄;胃中寒,加炮姜炭,淡盐水炒。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三因》卷十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槐花(炒焦)1两,石菖蒲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脉痔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米饮调下,日2服。

摘录《三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别名荆芥

处方荆芥3分,鸡肶胵、桑螵蛸2-7个(微炒),葱白2-7茎,鼠1只(烧为灰,别细研),薤白2-7茎。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为易病,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荆芥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九: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前胡1两,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项强,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以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九

《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根(瓦上焙干焦,存性)、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崩年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不拘多少。

制法以瓦罐子盛,盐泥固济,只留一窍,用炭火烧,候出清烟,便拨去火,用湿泥塞了窍子,放冷取出,研为细散。

功能主治多年湿癣。

用法用量每用末5钱匕,入麝香1钱匕,腻粉5钱匕,同研匀细,先以口含盐浆水抓洗令破,帛子揾了,生油调药涂患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陈者)1两,狗脊(去毛,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疾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木贼汤调下;若泻血甚者,加酸石榴皮等分为散,淡醋汤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去茎)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肠风,脱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腊茶末1钱,以热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当归(切焙)1两,续断1两,芎藭(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折风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续本事》卷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连须葱白3寸,用水1盏,同煎至7分,食后服。

摘录《续本事》卷二

《杨氏家藏书》卷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4两,防风(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白僵蚕(炒去丝嘴)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风齄疱。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书》卷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薄荷叶(去土)、细辛(去叶土)、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虫牙痛,牙槽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调下;或用药5钱,水1大碗,煎3-5沸,通口慢慢盥漱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保命集》卷下: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柴胡汤加荆芥穗5钱,枳壳5钱(麸炒,去瓤)。

功能主治产后经水适断,感于异证,手足牵搐,咬牙昏冒,服秦艽汤前证已退者。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保命集》卷下: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3钱,桃仁5钱(去皮尖,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血眩,精神昏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水调服。

微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3钱。

摘录《保命集》卷下

《百一》卷十四: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别名荆砂散

处方荆芥穗、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溺血。

用法用量荆砂散(《仙拈集》卷二引《集简方》)。

摘录《百一》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藿香叶1两,芎藭2两,莎草根(炒去毛)2两,石膏(研如粉)1两半,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壅脑热,鼻渊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妇人良方》卷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3两,雀脑芎3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桂心3分,牡丹皮3分,羌活3分,防风3分,苦梗3分,大腹子3分,甘草3分,蒲黄3分,白茯苓3分,枳壳3分,厚朴3分,半夏3分,杏仁3分,款冬花3分,附子(炮)1两,干地黄1两,鳖甲1两,白芍药1两,北柴胡1两,黄耆1两,干姜半分,木香半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风诸般疾,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陈皮(去白)1两,麻黄(去节)1两,香附子1两,甘草1两,荆芥穗2两,厚朴2两,草果仁3个,白芷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风温,寒热瘴疟,往来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朱氏集验方》卷六: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半两,熟艾半两,木鳖子(去壳)半两,寒水石(煅)3钱。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半两,入橘叶49片同煎,令香熟,却以有盖桶子,于盖子上开口,倾药汁在内,乘热熏;稍温,则以手浇水,略略洗之。仍留汁更可用1次。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御药院方》卷十: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黄连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塞滞,热毒不可宣通,目急痒痛。

用法用量每用2钱,水2盏,煎3沸,滤去滓,热洗眼。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防风天花粉羌活、生地黄当归蝉蜕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赤丹。

用法用量本方名荆芥散,但方中无荆芥,疑脱。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赤水玄珠》卷三: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防风荆芥升麻甘菊木通黄芩(炒)、羌活甘草蔓荆子

功能主治风热上壅,耳闭塞或耳鸣及出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全生指迷方》卷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当归(切细,焙)1两,黄耆1两,芍药1两,桂(去皮)1两,柴胡(去苗)2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荣卫虚弱,外为风邪相乘,翕翕发热,淅淅恶寒,无有时度,肢节如解,手足酸痛,头目昏晕,久不治成劳气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赤水玄珠》卷十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朴消2两。

功能主治肾肿。

用法用量用萝卜、葱同煎汤,洗患处。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疡科选粹》卷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木鳖仁1钱,当归头1钱,甘草节1钱,大黄1钱,荆芥穗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攻里。主背疮毒深者。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成,空心饮之。即下积,以粥汤补止。

摘录《疡科选粹》卷二

《济阳纲目》卷四十四: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新产血虚发痓,及汗后中风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再以大豆黄卷用热酒沃之,取汁调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四

《济阳纲目》卷五十九: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烧灰,置地上出火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色伤心肺,口鼻俱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汤调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九

异授眼科》: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蔓荆子、白菊、白芍香附苍术(炒)、草决明(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风邪,致目遇风作痒。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汤送下。另点虎液膏。

摘录异授眼科

《妇人良方》卷一: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

制法用灯盏(多着灯芯),好麻油点灯,就上烧荆芥焦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童便调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

《圣惠》卷二十四: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1两,牛蒡子3分(微炒),蔓荆子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乌蛇肉2两(酒浸,微炒),独活半两,赤茯苓1两,苦参1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热皮肤瘙痒,生(疒咅)(疒畾)。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七十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半两,黄耆(锉)半两,熟干地黄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桑耳半两,地榆(锉)半两,樗白皮(微炙,锉)半两,皂荚刺(微炒)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槐豆(微炒)半两,牛蒡子(微炒)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虚,大便后时时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少许。

功能主治麻痘子兼瘙痒或瘾疹,大便自通。

用法用量烂研,用新井水以布帛滤过,入麻油1滴许打匀,令饮之,便不乱闷;麻豆已出,用黄蜡煎青胶(即牛皮胶)饮,即安。

各家论述荆芥治血风;以麻油打匀,此滑窍之理;又以黄蜡煎青胶水服则安,此滋血行荣卫,荣卫既顺,麻疹出矣。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史载之方》卷上: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分,防风1分,芍药1分,诃子皮1分,羌活1分,甘草1分,白蒺藜半两,厚朴10铢(去皮),木香3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凉肝,轻益其胃。主飧泄,肝热刑脾而泄,肠鸣,腹支满,口胶渴,溲赤,六脉轻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大枣1个,同煎,和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史载之方》卷上: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分,连翘1分,羌活1分,牡丹皮1分,黄芩1分,杏仁1分,当归1分,芍药1分,山栀子1分,大黄(醋煮)1分,蔓荆子1分。

功能主治肝涎与血相聚,两胁下非时气痛不安,如生积聚,腹中鼓动,摇闷不安,甚则生气块,上冲咽喉,头目俱进,口舌胶粘,小便赤黄,冲心而痛,夜卧不安,脉洪大沉实而有骨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片,半夏末少许,同煎,取3-4沸,食后和滓服。

大府不甚秘,减大黄;若大府秘甚,酌量加服大黄末。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护命方》: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桑寄生半两,羌活(去芦)半两,独活(去芦)半两,芍药半两,干蝎(去土皮,炒)半两,白花蛇(酒炙,去皮骨)半两,天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半夏(汤洗7次,炒)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木香半两,蔓荆实(去白皮)半两,芎藭半两,白僵蚕(炒)半两,龙脑(研)半钱,沉香(研)半钱,麝香(研)半钱,丹砂(研)半钱,牡丹皮3钱,桂(去粗皮)3钱。

制法上为散。然后入砂、龙脑、麝香,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中风瘫痪,肢节沉重,筋骨无力,闷倒不知,大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浓煎生姜薄荷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护命方》

《圣惠》卷七十: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3分,芎藭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碎,微炒),白术3分,桂心3分(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生干地黄3分,柴胡3分(去苗),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酸枣仁3分(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经脉涩滞,四肢拘急烦疼,不能饮食,渐加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

伤寒总病论》卷二: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天南星半两,草乌头(肉白者,生用)半两,荆芥穗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陈茶1钱,生姜汁半呷,薄荷3叶,水两盏,煎至8分,温服,日3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5两,干薄荷叶3两,木贼2两,蝉壳2两(洗去尘土,焙干),蛇蜕皮1钱(炒黄,别研为细末)。

制法上为末,次入蛇蜕皮末拌匀。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或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惠》卷四十五: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3分,细辛3分,石膏2两,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心神烦闷,四肢无力,膈上痰壅,口干头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一: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芦头)、独活(去芦头)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瘙痒,搔之成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腊茶或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赤芍药1两半,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气壅滞,热毒不得宣通,目急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滤去滓,热洗泪出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十六: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稳半两,乌头尖1分,雄黄(研)1钱,白僵蚕(直者,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邪客阳经,头目重痛,及头面虚汗,连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荆芥茶调下。每服药讫,卧少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圣惠》卷六十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别名荆芥

处方荆芥1握,淡竹茹1鸡子大,当归1两(锉,微炒),地黄汁1分。

功能主治伤折,瘀血在内,烦闷刺痛,伤损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荆芥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荆芥散

药方名称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1两,大黄2两(并生用)。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生姜蜜汤调下;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猜你喜欢

  • 沉附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附汤药方名称沉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二钱半)干姜(炮.二钱半)沉香(一钱二分)白术(一钱二分) 炙甘草(八分)功能主治治虚寒无阳,胃弱干呕。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

  • 坎粒砂

    药方名称坎粒砂别名坎离砂处方防风8两,透骨草8两,川芎8两,当归6两,生铁屑1600两,米醋96两。制法生铁屑、米醋单放。将防风等四味碎断,置锅内,用方中米醋加适量清水,煎煮二次,每次约二小时,取出煎

  • 独活苍术汤

    药方名称独活苍术汤处方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功能主治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甚,加生姜、桂枝。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蓝淀膏

    药方名称蓝淀膏处方蓝淀。功能主治急疳蚀唇鼻口,欲死。用法用量敷之,日十度,夜四度。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加味治中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味治中汤药方名称加味治中汤处方干姜(炮)白术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各30克人参(去芦)甘草(炙)各15克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

  • 紫参散

    药方名称紫参散处方五味子紫参炙甘草麻黄桔梗各15克 米壳(蜜炒黄色)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嗽。治形寒饮冷伤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用法用量每服12克,入白汤点服。嗽

  • 加料五加皮散

    药方名称加料五加皮散处方五加皮饮加泽泻、生姜、大枣。制法水煎,先服3服。次用大戟、甘遂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水肿。用法用量用樟柳、桑白皮,绿豆浓煎汤,细嚼、空心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

  • 五色兑金丸

    药方名称五色兑金丸处方白丑60克 干蟾皮9克 飞滑石30克 胡黄连六神曲陈胆星各15克 川黄连9克 黑丑 飞青黛大黄(上三味另研为衣)雄黄各60克 生石膏30克(上二味另研极细为衣)。制法各研细末,沸

  • 防风温胆汤

    药方名称防风温胆汤处方半夏半两(制),枳壳半两(麸炒),茯苓半两,橘皮2钱半,防风2钱半,甘草(炒)1钱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消痰,顺气,疏风。主小儿痉痓。用法用量《得效》有人参。摘录《直指小儿》卷

  • 胡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三:胡黄连散药方名称胡黄连散处方胡黄连1分,母丁香1分,桂心1分,木香1分,犀角屑半分,肉豆蔻1分(去壳),当归1分(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冷热气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