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蒺藜汤

蒺藜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子(炒,去角)附子(炮裂,去皮、脐)山栀子仁各30克

制法上三味,哎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阴疝,牵引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胁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外科大成》卷三: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牙衄及牙痛根肿动摇者。

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至1钟,入食盐1撮,漱之。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医学心悟》卷四: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麸炒,去刺,研)1钱5分,羌活7分,防风7分,甘草(炙)5分,荆芥1钱,赤芍1钱,葱白(连须用)2段。

功能主治目暴赤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伤煎、炒、炙煿之物,加连翘山楂黄连;若伤酒,更加葛根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妇人良方》卷八: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3两(炒至赤黑色,臼内以木棒春去刺,拣,簸净),酸枣仁1两(炒令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入肠间,或秘或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猜你喜欢

  • 温肺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肺汤药方名称温肺汤处方白芍药六两,五味子(去梗.炒)、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半夏(煮熟.焙)、陈皮(去白)、杏仁、甘草(炒),各三两;细辛(去芦.洗)二两。

  • 黄鸡粥

    药方名称黄鸡粥处方黄母鸡1只(初生一次蛋者佳,杀,去毛肠杂),肉苁蓉(酒浸1宿,去皱皮并内白心,切片晒干)1两,生薯蓣1两,阿魏少许,粳米3合。功能主治益下元、壮气海。主老人五劳七伤,及男妇老少补益。

  • 大香甲散

    药方名称大香甲散别名大香甲丸散处方沉香半两,鳖甲(汤浸,去裙襕,炙令黄香用)1两,柴胡(去芦)半两,人参半两,桔梗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川芎半两,藿香叶半两,羌活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

  • 防风浴汤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防风浴汤药方名称防风浴汤处方防风如克 蒴翟(切)30克 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 川升麻30克苦参90克茵芋30克 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矾30克枳壳30克制法上药

  • 茯苓琥珀汤

    《卫生宝鉴》卷十七:茯苓琥珀汤药方名称茯苓琥珀汤处方茯苓(去皮)琥珀白术各15克 洚泻30克滑石21克 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功能主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

  • 二宝散

    药方名称二宝散处方犀角、玳瑁。功能主治痘紫色,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乱语,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不肿,或黑陷不起。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生玳瑁、犀角各等分,为散。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服。摘录

  • 丹砂膏

    《圣惠》卷九十:丹砂膏药方名称丹砂膏处方丹砂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苦参1两,白矾灰半两(细研),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半两,(艹闾)茹1两。制法上锉细,用炼了猪脂2升,于铛中煎药

  • 苍术升麻汤

    药方名称苍术升麻汤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厚朴7分,陈皮7分,枳实7分,桔梗7分,川芎7分,升麻7分,柴胡7分,木通7分,黄连5分,黄芩5分,木香5分,甘草5分,生姜3片。功能主治瘴疫。岭南春秋时月

  • 硫黄大黑神丸

    药方名称硫黄大黑神丸处方硫黄(研)1两,丹砂(研)1两,水银1两,雄黄(研)半两,上4味各研细末,用铫子先下硫黄,消后下丹砂、水银、雄黄,文武火结成沙子,待冷刮取,捣罗为末,先取一瓷瓶,磨瓦一小片作盖

  • 茴香草饮

    药方名称茴香草饮处方生茴香草不拘多少。制法捣绞取汁。功能主治解恶毒风肿。主风毒或着人阴,或偏着一边,疼痛挛急,牵引小腹,闷乱难忍。用法用量每服1合,用酒3合,同煎令沸,空心、晚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