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益母丸

调经益母丸

《成方便读》卷四: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

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血和血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气,使之补而不滞;香附、延胡行其气;蒲黄去其瘀;炮姜之温,以助药力,则虚者得补,而滞者可行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履霜集》: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母草8两(砂锅焙干),香附末2两(7制),人参2两,嫩黄耆3两(密水炒),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3两(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两(去皮,蜜水炒),陈皮3两,熟地3两,当归身3两,川芎2两,炒白芍2两,远志2两(去骨,水煮片时),酸枣仁3两(炒透),莲肉2两(去心烫)。

制法上为末,用龙眼肉6两,好黄酒制烂,杵羔和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病轻者,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下,或蜜汤下;有痰者,姜汤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炒白芍2两,川芎1两,制香附2两,桃仁1两,延胡索1两,炒蒲黄1两,干姜1两,益母膏8两。

制法将熟地捣烂,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7两。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主月经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猜你喜欢

  • 补阴煎

    药方名称补阴煎处方生熟地黄、麦冬、当归、白芍、阿胶、龟胶、党参、炒谷芽、枳壳。功能主治阴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唇焦,口燥无津,脉细数无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 赤衣散

    药方名称赤衣散处方室女月经布(近阴处)一方块。功能主治女劳复并阴阳易。用法用量烧灰,调药服下。虚弱脉微者,人参三白汤调赤衣散服之;少腹里急,脉沉逆冷,当归四逆加附子、吴茱萸送赤衣散。摘录《重订通俗伤寒

  • 加味麻黄附子汤

    药方名称加味麻黄附子汤处方麻黄4.5克,附子9克,乌豆30克,车前子12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阳利水。主真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潘石言方

  • 川芎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石膏汤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 芍药(五分) 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

  • 舒肝饮

    药方名称舒肝饮处方鳖甲16克,丹参13克,茯苓13克,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壳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疏肝理脾,行气活血。主肝脾血瘀,水湿

  • 楝根汤

    药方名称楝根汤处方梗根皮(有子者)1握,酸石榴根1握,槐根1握(切碎,用东引者)。功能主治小儿蛔虫攻心腹痛。用法用量上以水3盏,煎取1盏,去滓,空心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 淮南王辟谷登仙秘要方

    药方名称淮南王辟谷登仙秘要方处方仙菁玄实子5升(即蔓荆子,以水煮令苦汁尽,捣罗为末),木脂珠2升(即干枣肉,以水煮令熟,去皮核用)。制法上相和为丸,如鸡子黄大,晒干。功能主治辟谷疗饥,祛风明目,变白,

  • 六和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六和汤药方名称六和汤处方缩砂、半夏(汤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去芦)、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姜制)、香薷、厚朴(姜制)、木瓜,各一钱。炙甘草,

  • 逐风汤

    药方名称逐风汤处方生箭耆18克当归12克羌活6克独活6克全蝎6克 全蜈蚣(大者)2条功能主治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 蓟叶汤

    药方名称蓟叶汤处方生刺蓟。制法上捣,绞取汁。功能主治热病吐血。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入生蜜1匙,搅令匀,服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