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

2.风湿性感冒:李某,男,36岁,工人,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更加秦艽10g,波蔻7g,仅服一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姜糖神曲茶

    药方名称姜糖神曲茶处方生姜两片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制法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用法用量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摘录《民间方》

  • 急救寒厥汤

    药方名称急救寒厥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附子1钱,肉桂1钱,吴茱萸1钱。功能主治厥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龙胆泻火汤

    药方名称龙胆泻火汤处方胆草2钱,升麻2钱,柴胡2钱,黄柏1钱5分,山栀1钱5分,黄芩1钱5分,青黛1钱5分,苍耳子1钱5分,羌活1钱5分,川芎1钱5分,白芷1钱5分,甘草3分,生石膏3钱(引)。功能主

  • 镇阳丸

    药方名称镇阳丸处方熟地240克 生地茯苓麦冬山药地骨皮沙参各120克牛膝天门冬车前子各60克玄参240克制法上药各研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滋肾降火。治男子泄精甚热,子宫不受,不能生育者。(不孕

  • 附子丁香散

    药方名称附子丁香散处方白术5钱,甘草3钱,附子(炮)1两,干姜(炮)5钱,丁香5钱,肉豆蔻5钱。功能主治翻胃恶心吐逆,脏冷泄泻等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空心服

  • 半夏神曲汤

    药方名称半夏神曲汤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5分,半夏1钱2分,干姜(炒)8分,神曲(炒)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山楂(去核)1钱,枳实(炒)1钱,砂仁7分(炒),麦

  • 大黄栀子汤

    药方名称大黄栀子汤处方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功能主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用法用量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以利为度。难利者,先煮诸药至1升半,乃

  • 升麻泻湿汤

    药方名称升麻泻湿汤处方升麻、生地黄、熟地黄、苍术、青皮、黄栢、当归,各一钱。黄蓍,一钱半。桃仁泥、槐子,各五分。甘草,六分。功能主治治咽膈不通,逆气里急,大便不行。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

  • 黑霜丸

    药方名称黑霜丸处方巴豆1个(去油),百草霜3钱匕。制法上研令匀,汤浸蒸饼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吐泻霍乱。用法用量水泻,冷水送下1丸;霍乱吐泻不定者,同蝉壳1个为末,冷水调下1丸。注意忌热物。摘录《鸡

  • 加减保阴煎

    药方名称加减保阴煎处方生地2钱,黄芩1钱,白芍(酒炒)1钱5分,柴胡1钱5分,丹皮1钱,甘草1钱或加地骨皮2钱。功能主治凉血。主因伤寒劳役,怒气而发热,适遇经行,以致热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