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根散

麻黄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黄根6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牡蛎60克(烧,研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虚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用药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匀。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圣惠》卷八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半两,败蒲灰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1两半,雷丸1两半,牡蛎(火煅过)1两半,甘草(炙)1两,干姜(炮)半两,粱米半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以粉儿身体及头。甚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惠》卷二十九: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十八: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黄根

处方黄根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牡蛎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二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麻黄根散粉

处方黄根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牡蛎2两(烧为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虚汗出不止。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藿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散药方名称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温脾胃,

  • 生姜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生姜泻心汤药方名称生姜泻心汤处方生姜、黄芩、人参(去芦)、干姜(炮),各二钱。半夏、黄连、大枣(三枚)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出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臭,胁下有水气,腹

  • 加减黄耆建中汤

    《得效》卷九:加减黄耆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减黄耆建中汤处方白术3钱,白茯苓3钱,桔梗3钱,人参3钱半,秦艽5钱,北柴胡(去芦)5钱,防风5钱,白芍药5钱,甘草5钱,当归(去尾)5钱,泽泻5钱,生干地黄5钱

  • 膈噎膏

    药方名称膈噎膏别名噎膈膏处方人参、牛乳、蔗汁、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汁、姜汁、人乳。制法熬膏,蜜收。功能主治润燥。主噎膈。用法用量噎膈膏(《冷庐医话》卷三)。摘录《类证治裁》卷三引缪仲淳方

  • 金珠化痰丸

    药方名称金珠化痰丸处方皂荚仁(炒)1两,天竺黄1两,白矾(光明者,放石铁器内熬汁尽,放冷,研)1两,铅白霜(细研)1两,半夏(汤洗7次,用生姜2两洗,刮去皮,同捣细作饼子,微炙黄色)4两,生白龙脑(细

  • 红桃丹

    《外科十三方考》引《一壶天书》:红桃丹药方名称红桃丹处方新出窑矿子石灰2两,银朱2钱,糯米若干粒。功能主治马刀瘰疬未穿者。用法用量此方腐蚀性极大,故点用时当极端注意,不可伤及好肉。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补气升阳和中汤

    药方名称补气升阳和中汤处方生甘草1钱,酒黄柏1钱,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5分,草豆蔻仁1钱5分,橘皮2钱,当归身2钱,白术2钱,白芍药3钱,人参3钱,佛耳草4钱,炙甘草4钱

  • 苍术猪肝散

    药方名称苍术猪肝散处方苍术(米泔浸,炒)8两,谷精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雀盲,临卧不见物。用法用量用猪肝1具煮烂,同前药为末。食后米饮下,或酒下。摘录《异授眼科》

  • 洗药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洗药方药方名称洗药方处方白芷4.5克 蝉衣3克藁本4.5克 苦桔梗6克薄荷3克橘络3克功能主治消散风热,轻扬止痛。治风邪头痛。头目昏胀,疼痛明显者。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慈禧

  • 斗金丸

    药方名称斗金丸处方寒食面1钱2分,巴霜3钱,朱砂1钱5。制法上为细末,再用寒食面4-5钱打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一切感冒,停食胸满,积聚,泄泻等。用法用量大人7丸,小儿随减。摘录《串雅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