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红相关字典
红[hó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红磷[hóng lín]
又称“赤磷”。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红到红紫色的无定形或结晶型粉末。无毒。416°c时升华。化学性质不及白磷活泼,在高温时与氧气、氯气等反应而发生燃烧和爆炸。将白磷和稀有气体放在密封容器内加热到260°c时可得。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安全火柴、磷的化合物等。
- 红椅子[hóng yǐ zi]
指榜末。俗称名列榜末为坐红椅子。
- 红楼[hóng lóu]
华美的楼阁。旧时指富家小姐的住处:红楼春梦|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晚妆罢,人倚红楼。
- 红勒[hóng lè]
谓以朱笔勾涂文字。
- 红轮[hóng lún]
1.比喻红日。 2.亦作“红纶”。红色巾披。
- 红汞[hóng gǒng]
药物名。即汞溴红,是常用的皮肤创伤消毒药。溶液通称红药水。 蓝绿色或赤褐色带萤光的小片或颗粒C 20 H 8 O 6 Br 2 Na 2 Hg,水溶液鲜红色或暗赤色,是常用的皮肤创伤消毒药
- 红茵[hóng yīn]
红色的垫褥。
- 红堂堂[hóng táng táng]
1.亦作“红棠棠”。 2.红彤彤,形容很红。
- 红蝙蝠[hóng biān fú]
一种形似蝙蝠的动物。
- 红小豆[hóng xiǎo dòu]
赤豆。
- 红杏尚书[hóng xìng shàng shū]
宋代词人宋祁,字子京,任工部尚书,所作《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时人张先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亦简作“红杏尚书”。
- 红腊[hóng là]
见“红蜡”。
- 红丸案[hóng wán àn]
晩明宫廷三案之一。明光宗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即位后数日即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下泻药,病益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自称仙方。光宗服一丸,稍觉舒畅。又命进一丸,明日天未明即死去。当时有人疑系已故明神宗的郑贵妃指使下毒,朝野议论不一。后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魏忠贤专政时翻案,免李可灼戍,擢崔文升总督漕运。红丸案与“梃击案”﹑“移宫案”合称为晩明三案。三案之争,明亡始止。参阅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三案》。
- 红白赏恤[hóng bái shǎng xù]
清 制,八旗官员家有红白事,按该员品级给予赏赐,谓之“红白赏卹”。
- 红勒帛[hóng lè bó]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 红与黑[hóng yǔ hēi]
长篇小说。法国司汤达作于1830年。出身低微的于连因聪明博学,被市长聘为家庭教师,不久与市长夫人私通。败露后被迫进入神学院,后当上侯爵秘书,并成了侯爵小姐的情人。市长夫人受教会怂恿告发了他,他盛怒之下枪伤市长夫人。终被法庭判处死刑。 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司汤达)著的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围绕木匠之子于连这个机会主义者的勃勃野心而展开,他为人虚伪、善用心计,把诱惑作为向上爬的手段
- 红模子[hóng mú zi]
供儿童练习毛笔字用的纸,印有红色的字,用墨笔顺着红字的笔画写。 少儿练毛笔字用的字帖,顺着红字的笔画描模
- 红颜[hóng yán]
指貌美的女子。
- 红区[hóng qū]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建立的农村根据地。
- 红兵[hóng bīng]
指在上海起义的﹑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军队。因起义的军士用红巾包头,故称。
- 红鰕[hóng xiā]
见“红虾”。
- 红笺[hóng jiān]
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
- 红胡子[hóng hú zǐ]
旧时东北地区活动在深山野林中结伙打劫的人。
- 红头阿三[hóng tóu ā sān]
指旧上海租界中印度籍巡捕。含贬义。
- 红烧[hóng shāo]
一种烹调方法,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红烧肉丨红烧鲤鱼。
- 红绵[hóng mián]
见“红棉”。
- 红细胞[hóng xì bāo]
血细胞的一种,比白细胞小,圆饼状,红色,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产生在红骨髓中。作用是输送氧气到各组织并把二氧化碳带到肺泡内。也叫红血球。
- 红衫儿[hóng shān er]
曲牌名。属中吕宫。元本高明《琵琶记》﹑元柯丹丘《荆钗记》﹑明汤显祖《牡丹亭》等均有此曲。
- 红绫餤[hóng líng dàn]
见“红绫饼餤”。
- 红窗睡[hóng chuāng shuì]
1.亦名“红窗听”。 2.词牌名。双调﹐五十三字,仄韵。宋柳永﹑晏殊均有此词。
- 红云宴[hóng yún yàn]
南汉刘鋹每年于荔枝熟时设宴款客,故称。
- 红热[hóng rè]
某些物质加高温(500—1,200℃)后发出暗红色至橙红色的光亮,这种状态叫做红热。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就由红转为白热。
- 红苏[hóng sū]
见“红酥”。
- 红痢[hóng lì]
痢疾的一种。患者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中杂血和黏液。 小牛的带血腹泻;尤指由一种微小的动物寄生物(Eimeria zurnii)所引起的球虫病
- 红鸾[hóng luán]
1.神话传说中的红色仙鸟。 2.旧时星命家所说的吉星,主婚配等喜事。
- 红藤[hóng téng]
藤本植物,茎可作手杖,加工后可用以编织器物。
- 红生[hóng shēng]
戏曲中扮演勾红脸人物的生角。
- 红净[hóng jìng]
戏曲中净角的一种,专演红色脸谱的人物。
- 红蓼[hóng liǎo]
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 红帮[hóng bāng]
又称“洪门”或“洪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成员间提倡“联卫共济,手足相顾,患难相扶”。长期在珠江、长江流域秘密活动。19世纪60年代初发展到海外,在华侨中建立致公堂等洪门组织。
- 红觜[hóng zī]
见“红嘴”。
- 红样[hóng yàng]
用红笔批改过的校样。
- 红蕖[hóng qú]
1.红荷花。蕖,芙蕖。 2.喻指女子的红鞋。
- 红葡萄藤[hóng pú táo téng]
落叶藤本植物,叶子阔卵形,有细长的叶柄,聚伞花序,浆果成熟时蓝黑色。秋天叶子变成红色。茎和根可入药。也叫爬墙虎。
- 红教[hóng jiào]
藏族地区喇嘛教的一派。8世纪到9世纪盛行。
- 红丹丹[hóng dān dān]
犹言红彤彤。
- 红运[hóng yùn]
好运气:走红运。也作鸿运。 好运气走红运
- 红飞鼠[hóng fēi shǔ]
鼠名。
- 红头签[hóng tóu qiān]
古时御厨中的一种食品。
- 红窗影[hóng chuāng yǐng]
见“红窗迥”。
- 红春[hóng chūn]
胭脂名。
- 红潮[hóng cháo]
赤潮。
- 红旗[hóng qí]
①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红旗红旗飘飘。②竞赛中用来奖励优胜者的红色旗子。③比喻先进:红旗手丨红旗单位。
- 红头[hóng tóu]
1.亦称“红头子”。 2.指头裹红巾的农民起义军。
- 红场[hóng chǎng]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的广场。平面长方形,面积约4公顷。红场西侧有列宁陵墓,南端有瓦西里布拉仁教堂。是举行集会、游行和阅兵等重大庆祝活动的场所。
- 红铜[hóng tóng]
即赤铜。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铜矿石冶炼得来的纯铜,可用以铸钱及制作器物。
- 红船[hóng chuán]
1.彩绘的画船。 2.明代载囚犯的船。 3.旧时长江一带的救生船。凡江行遇风涛之险,均由红船任拯救之责。见《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
- 红华[hóng huá]
见“红花”。
- 红绫饼餤[hóng líng bǐng dàn]
古代的一种珍贵的饼饵。以红绫裹之,故名。
- 红埃[hóng āi]
犹红尘。指飞扬的尘土。
- 红活[hóng huó]
红润有生气。
- 红嘴[hóng zuǐ]
1.亦作“红觜”。 2.红色的鸟嘴。 3.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 红头巡捕[hóng tóu xún bǔ]
指旧上海租界巡捕房的印度籍巡捕。
- 红缨帽[hóng yīng mào]
清代的礼帽。帽顶披红缨。冬春用暖帽,以缎为顶,以呢﹑绒或皮为檐;夏秋用凉帽,也叫纬帽,无檐,用纱或竹丝作胎,形如覆釜。有官职的外加花翎顶戴,以示官阶。
- 红粒[hóng lì]
1.米。 2.粒状的红蕊。
- 红一字[hóng yī zì]
传统戏中所用一字形的假须,红色。黑色者称黑一字。均为上唇短髭,连鬓。带此须者,多为莽壮而不修边幅的角色,如《战宛城》中的典韦。
- 红绿灯[hóng lǜ dēng]
指挥车辆通行的信号灯,多设在城市的交叉路口,红灯指示停止,绿灯指示前进。
- 红脸[hóng liǎn]
①指害羞:这小姑娘见了生人就红脸。②指发怒:我们俩从来没红过脸。
- 红焰焰[hóng yàn yàn]
形容红如火焰。
- 红纶[hóng lún]
见“红轮”。
- 红股[hóng gǔ]
股份公司向股东赠送的股票,是红利分配的一种形式。
- 红花[hóng huā]
1.亦作“红华”。红色的花。 2.即红蓝花。亦指红蓝花的花。中医入药,性温味辛。有祛瘀生新﹑通经活血及止痛等作用。
- 红本[hóng běn]
1.明代宦官刘瑾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刘瑾,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 2.清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
- 红芍药[hóng sháo yào]
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 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 红木[hóng mù]
紫檀一类的木材,多为红色或褐色,质地坚硬,大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
- 红学[hóng xué]
指研究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学问:红学家。
- 红领巾[hóng lǐng jīn]
①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②指少先队员。
- 红薯[hóng shǔ]
甘薯的通称。 甘薯的通称
- 红麒麟[hóng qí lín]
用炭屑制成的麒麟形的兽炭。
- 红皮书[hóng pí shū]
见〖白皮书〗。
- 红新月会[hóng xīn yuè huì]
伊斯兰教国家中的志愿救护﹑救济团体,性质和红十字会相同,因其采用白地上加红色新月的标志而得名。
- 红馥馥[hóng fù fù]
形容鲜明的红色。
- 红门[hóng mén]
1.指宫门。古代宫门多漆为红色。 2.即红帮。
- 红螺[hóng luó]
1.亦称“红蠃”。 2.软体动物名。壳薄而红,可制为酒杯。 3.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
- 红缸[hóng gāng]
1.亦作“红釭”。 2.灯盏的别称。
- 红棠棠[hóng táng táng]
见“红堂堂”。
- 红苕气[hóng sháo qì]
方言。犹土气。
- 红弦[hóng xián]
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 红带[hóng dài]
1.红色的衣带。 2.清制,皇族束红带。 3.鸟名。练鹊的一种。
- 红妆[hóng zhuāng]
同‘红装’。
- 红绿帖[hóng lǜ tiē]
旧式婚姻所用的订婚凭证。用红、绿二色纸书写,故名。红帖是男家向女家求婚的求帖,绿帖是女家同意允婚的允帖。
- 红艳[hóng yàn]
红而艳丽。 红而艳丽
- 红粉[hóng fěn]
胭脂及铅粉。女子的化妆品:雾冷侵红粉。也指女子:红粉佳人|两行红粉一时回。
- 红事[hóng shì]
指喜事。与“白事”相对。 指男女婚事
- 红朽[hóng xiǔ]
谓米粟陈腐变红色。
- 红炉[hóng lú]
1.烧得很旺的火炉。 2.今亦指打铁炉。
- 红桐觜[hóng tóng zī]
鸟名。
- 红铺[hóng pù]
明代称警卫皇城的哨所。
- 红禀[hóng bǐng]
清代平民向官府﹑下级向上级有所请求的一种呈文。
- 红灯[hóng dēng]
1.红色的灯。 2.红色信号灯。常表示注意﹑危险等。如交通管理有红绿灯,红灯表示停止车辆前进。
- 红叱拨[hóng chì bō]
1.名马名。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见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四。也泛指骏马。 2.一种名贵的猫。
- 红糟[hóng zāo]
红色酒糟。可用作调味品。
- 红色[hóng sè]
①红的颜色。②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色政权丨红色根据地。
- 红绣鞋[hóng xiù xié]
1.女子所穿的红色绣花鞋。 2.旧时的一种酷刑。铸铁为鞋,烧红,使人穿之,用以逼供。
- 红果儿[hóng guǒr]
〈方〉山里红。
- 红斑狼疮[hóng bān láng chuāng]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体内结缔组织存在广泛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皮肤、肾脏、心血管、关节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好发于青年女性。如病变局限于皮肤者,称为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常见于面部,呈蝶形淡红色斑。本病起病缓,对多种药物、日光过敏,有不规则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 红腐[hóng fǔ]
1.谓陈米色红腐烂。 2.指陈米。
- 红丝[hóng sī]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 红水河[hóng shuǐ hé]
西江上游南、北盘江汇合处至柳江注入处的河段别称。因两岸多红色土壤,水呈红褐色而得名。长659千米。滩多水急,不利航行。水能资源丰富,与黄河上游、长江上中游并列为全国水电开发重点河流。 中国珠江干流西江上游,从贵州望谟县至广西天峨县石龙镇的河段
- 红毛坭[hóng máo ní]
〈方〉水泥。
- 红鱼[hóng yú]
1.红色的鱼。 2.红笛鲷的别称。体长,侧扁,色鲜红。栖息于暖海底层。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 红皮[hóng pí]
药材名。即陈皮。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橘》。
- 红肿[hóng 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及血液过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肤的发红肿胀。如:皮肤红肿。
- 红兽[hóng shòu]
指烧红的兽炭。晋羊琇性豪侈,用炭屑和作兽形,用以温酒,当时豪贵,竞相仿效。见《晋书.外戚传.羊琇》。亦指火炉。
- 红灯罩[hóng dēng zhào]
见“红灯照”。
- 红灯区[hóng dēng qū]
指某些城市中妓院、舞厅、酒吧、夜总会等集中的地区。
- 红芳[hóng fāng]
指红花。
- 红白大礼[hóng bái dà lǐ]
指婚丧嫁娶的礼仪。
- 红芙蓉[hóng fú róng]
本指唐敬宗所宠爱之舞妓。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宝历二年,浙东国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是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 红袂[hóng mèi]
犹红袖。
- 红毛[hóng máo]
1.红色羽毛。 2.旧指荷兰。后亦泛指西洋或西洋人。
- 红十字会[hóng shí zì huì]
一种国际性的志愿救济团体,救护战时病伤军人和平民,也救济其他灾害的受难者。1864年日内瓦公约规定以在白地儿上加红十字作为它的标志。 救护病伤军人、平民、难民的一种国际性志愿救济团体,它的标志为白地上加红十字
- 红旗手[hóng qí shǒu]
指先进人物。
- 红点颏[hóng diǎn ké]
鸟,歌鸲(qú)的一种。羽毛褐色,雄的喉部鲜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通称红靛颏儿。
- 红莲幕[hóng 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以“红莲幕”为幕府之美称。
- 红友[hóng yǒu]
1.酒的别称。 2.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
- 红袄军[hóng ǎo jūn]
金末山东﹑河北地区农民起义军。因战士身穿红袄,故称。起义军领袖有杨安儿﹑李全等。
- 红点子[hóng diǎn zǐ]
清代官员委任状,在人名上要加朱点,后因称差使﹑官职为红点子。
- 红丝石[hóng sī shí]
我国山东省青州市所产的砚石。石质赤黄,有红纹如丝,萦绕石面,故名。
- 红牙[hóng yá]
1.檀木的别称。檀木色红质坚,故名。 2.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 红嫣嫣[hóng yān yān]
犹言红艳艳。
- 红松[hóng sōng]
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
- 红药[hóng yào]
亦作“红葯”。芍药花。 芍药花
- 红头军[hóng tóu jūn]
指红巾裹头的农民起义军。
- 红旭[hóng xù]
红日。
- 红葩[hóng pā]
红花。
- 红衣[hóng yī]
1.红色衣裳。 2.喻指红色羽毛。 3.荷花瓣的别称。
- 红钱[hóng qián]
1.旧时在新疆通用的铜币普尔钱的俗称。因系红铜所铸,故称。 2.染红了的铜钱。旧时和尚放焰口超度亡魂,把红钱和其他祭品一齐撒向台下,任人拾取。
- 红扑扑[hóng pū pū]
(红扑扑的)形容脸色红:喝了几杯酒,脸上红扑扑的。
- 红楼梦[hóng lóu mèng]
原名《石头记》,清末书坊重印时曾改名为《金玉缘》。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代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续补。主要描写封建世家大族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及贾宝玉、林黛玉等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悲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作品结构宏大,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刻画人物尤为成功,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等艺术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中国清代初期(约 1790 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又名《石
- 红筹股[hóng chóu gǔ]
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发行的股票。
- 红告示[hóng gào shì]
旧时新官上任时的红纸公告。
- 红枪会[hóng qiāng huì]
清代华中和华北农民自发性的武装组织。因会员多使用红缨枪而得名。活动于河南﹑山东全省和河北之南部,安徽﹑江苏﹑江西之北部。又有黑枪会﹑黄枪会﹑白枪会,是其姊妹团体。
- 红人[hóng rén]
(红人儿)称受宠信的人。
- 红茸[hóng róng]
见“红绒”。
- 红衲袄[hóng nà ǎo]
1.红色的补缀上衣。袄是有衬里的夹衣或棉衣。 2.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属黄钟宫,一名《红锦袍》。南曲属南吕宫。
- 红心草[hóng xīn cǎo]
草名。一说为红心灰藋之俗称。相传唐代王炎,梦侍吴王。久之,闻宫中出辇,鸣箫击鼓,言葬西施。吴王悲悼不止,立诏词客作挽歌。炎应教作《西施挽歌》,有“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之句。唐沈亚之《异梦录》﹑唐谷神子《博异志》均载此事。后以“红心草”为美人遗恨之典故。
- 红亭[hóng tíng]
1.红色的亭子。 2.犹长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别之处。
- 红靺鞨[hóng mò hé]
红宝石名。相传产于 靺鞨国,故名。《旧唐书·肃宗纪》:“上元 二年壬子,楚州 刺史 崔侁 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清 黄遵宪《春夜招乡入饮》诗:“千光璧琉璃,五色红靺鞨。”
- 红裳[hóng shang]
1.红色衣裳。 2.借指美女。
- 红宝石[hóng bǎo shí]
红色透明的刚玉,硬度大,用来做首饰和精密仪器的轴承等。参看〖刚玉〗。 一种红刚玉宝石,尤其是产于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的。硬度大,用来做首饰,也用来做精密仪器的轴承或天平的支点等
- 红票[hóng piào]
①旧时戏剧或杂技等的演出者赠送给人的免费入场券。②旧时戏剧演出以较高价格售出的票(多为硬性摊派)。
- 红蛋[hóng dàn]
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旧俗生孩子的人家用来分送亲友。 生孩子的人家分送亲友的染红的鸡蛋
- 红布[hóng bù]
1.一种颜色鲜艳的精臻布料。2.一种染色牢固的红色布。
- 红夷炮[hóng yí pào]
明代称西洋制大炮。
- 红顶子[hóng dǐng zǐ]
1.红色的帽顶子。清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 2.借指高官。
- 红衣大炮[hóng yī dà pào]
我国明末清初仿照荷兰大炮所造的炮。用铁铸成,也称红衣铁炮。红衣,红夷的转称。参见“红衣大将”。
- 红晕[hóng yùn]
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脸上泛出红晕。
- 红货[hóng huò]
旧时指珠宝一类的贵重物品:红货铺。
- 红香[hóng xiāng]
谓色红而味香。
- 红顶商人[hóng dǐng shāng rén]
“红顶商人”即“官商”,“红顶商人1”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
- 红膏[hóng gāo]
1.指胭脂。 2.红色的脂膏。
- 红殷殷[hóng yīn yīn]
形容很红。如:红殷殷的晚霞。
- 红板[hóng bǎn]
漆成红色的木板。一般指桥板。
- 红丝研[hóng sī yán]
见“红丝砚”。
- 红蜡[hóng là]
1.亦作“红腊”。 2.红烛。
- 红壤[hóng rǎng]
红色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台湾地区。铁铝含量高,酸性强,养分少。也叫红土。
- 红蟹[hóng xiè]
一种甲背和螯俱赤色的蟹。又名石蟹﹑赭甲蟹。
- 红蚕[hóng cán]
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
- 红专[hóng zhuān]
谓又红又专。红,指具有政治觉悟;专,指掌握专业知识。
- 红桃[hóng táo]
1.红色桃花。 2.指桃红色。 3.人名。传说为唐玄宗妃杨玉环的侍者。
- 红包[hóng bāo]
(红包儿)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馈赠或奖励等:送红包丨发红包。
- 红牌[hóng pái]
红色的硬纸片。某些球类比赛中裁判员用来处罚严重犯规的球员。足球比赛中被出示红牌的球员须立即退出赛场,同时不得参加下一场或几场球寒。
- 红烧肉[hóng shāo ròu]
利用红烧的办法烹调的猪肉。 利用红烧的办法烹调的猪肉
- 红绳[hóng shéng]
1.红色绳子。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 红媒[hóng méi]
谓为未婚女子做媒。
- 红外线[hóng wài xiàn]
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波长0.77—1,000微米,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的外侧。易于被物体吸收,穿透云雾的能力比可见光强。具有很强的热能,工业上用做烘烤的热源,也用于通讯、探测、医疗等。也叫红外光或热线。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辐射。它不能引起视觉,但有显著的热效应,可以用温差电偶、光敏电阻或光电管等仪器来探测
- 红踯躅[hóng zhí zhú]
红杜鹃花的别称。
- 红利[hóng lì]
①指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分给职工的额外报酬。②参加集体生产单位的个人所得的额外收益。
- 红青[hóng qīng]
黑里透红的颜色。也叫绀青(gànqīng)。
- 红星[hóng xīng]
①红色的五角星。②指非常受欢迎的明星:影视红星。
- 红花菜[hóng huā cài]
河北﹑山东一带采取未开的山丹花制的干菜。
- 红鲜[hóng xiān]
1.红米;红稻。 2.指鱼。 3.色红而鲜艳。
- 红裙[hóng qún]
1.红色裙子。 2.指美女。
- 红巾[hóng jīn]
1.红色巾帕。 2.借指美女。 3.见“红巾军”。
- 红米[hóng mǐ]
糙米。
- 红顶[hóng dǐng]
红顶子。借指高官。
- 红灯记[hóng dēng jì]
京剧剧目。1964年阿甲、翁偶虹据同名沪剧改编。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人、共产党员李玉和在执行传递密电码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与母亲李奶奶、女儿铁梅先后被捕。祖孙三代与日本宪兵队长鸠山进行不屈斗争,李玉和、李奶奶英勇牺牲,铁梅在群众帮助下,终将密电码送到目的地。
- 红闺[hóng guī]
1.犹红楼。指少女所居之处。
- 红马甲[hóng mǎ jiǎ]
指证券交易把内的证券交易员,因穿红色背心而得名。
- 红蠃[hóng luǒ]
见“红螺”。
- 红剥银[hóng bāo yín]
清代专作漕运经费的赋银。顺治初定制:漕船至天津起剥,分运至通州,设红剥船六百只,每船给田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裁革,将原田按亩起科,归入地丁奏销;仍照原收租数,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称红剥银。凡置造垡船器具及夫役工食等项费用,于红剥银内动支,馀剩之银,分给运军,以备剥浅之用。参阅《清会典事例.户部.剥船》。
- 红林[hóng lín]
1.盛开红花的树林。 2.指众多的红旗。
- 红煤[hóng méi]
方言。无烟煤。〈方〉∶无烟煤
- 红英[hóng yīng]
红花。
- 红伞[hóng sǎn]
红色伞盖。我国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一种仪仗,以罗﹑绢制成。有黄﹑红﹑蓝诸色,以黄﹑红为贵。
- 红皱[hóng zhòu]
干枣的别名。
- 红丁[hóng dīng]
蕈的别名。
- 红子[hóng zǐ]
指棋子。
- 红血球[hóng xuè qiú]
红细胞。
- 红通通[hóng tōng tōng]
见“红彤彤”。
- 红谕[hóng yù]
旧时官吏上任时,用红纸缮写定期接任的布告。
- 红氍毹[hóng qú shū]
红色的毛织地毯。
- 红桥[hóng qiáo]
1.红色之桥。 2.桥名。在江苏省扬州市。明崇祯时建,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红[hó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牵红丝[qiān hóng sī]
见“牵丝”。
- 眼红颈赤[yǎn hóng jǐng chì]
形容因羡慕﹑妒忌而寻衅争吵。
- 五星红旗[wǔ xīng hóng q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左上方缀一大四小黄色五角星。小五角星环拱大星之右,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三与二之比。左上方缀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星
- 春红女[chūn hóng nǚ]
年轻美丽的女子。
- 中央红军[zhōng yāng hóng jūn]
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 呼红叫六[hū hóng jiào liù]
见“呼幺喝六”。
- 砑红绡[yà hóng xiāo]
即砑红笺。
- 双红拜帖[shuāng hóng bài tiē]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
- 西红柿[xī hóng shì]
又称“番茄”。双子叶植物,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热带为多年生,温带为一年生。全株有软毛。浆果多汁液,圆或扁圆形,橘黄或鲜红色。原产南美洲,中国普遍栽培。果实富含维生素a、c,被称为“维生素蔬菜”。 番茄的别称
- 花红柳緑[huā hóng liǔ lǜ]
1.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 2.比喻颜色鲜艳。
- 单红帖[dān hóng tiē]
见“单帖”。
- 砑红笺[yà hóng jiān]
一种压印图画的红色笺纸。
- 猩红热[xīng hóng rè]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2猩红热10岁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两季。特征是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草莓舌等。
- 木红球[mù hóng qiú]
菊之一种。其花色红。
- 题红叶[tí hóng yè]
1.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
- 醉红妆[zuì hóng zhuāng]
词牌名。调见宋张先《子野词》。词有“一般妆样百般娇”及“郎未醉有金貂”句,因取以为名。参阅《词谱》九。
- 跑红毛[pǎo hóng máo]
旧指为躲避西方侵略军的杀戮而逃往别处。
- 厢红旗[xiāng hóng qí]
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
- 叶红素[yè hóng sù]
见“胡萝卜素”。 见“胡萝卜素”
- 坐红椅子[zuò hóng yǐ zi]
谓考试名列最后。旧时考试,张榜公布名次,榜末例用红笔一勾,故称。
- 有红似白[yǒu hóng sì bái]
方言。形容脸色白里透红。
- 除红捉緑[chú hóng zhuō lǜ]
赌博的隐语。赌具骰子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以一点到六点之数﹐点着红黑色﹐故称。
- 二红饭[èr hóng fàn]
大麦掺赤豆做的饭。
- 青红帮[qīng hóng bāng]
青帮﹑红帮的并称。
- 大红袍[dà hóng páo]
全称《海公大红袍全传》。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六十回。写明代嘉靖朝清官海瑞与严嵩父子的斗争。塑造了一个清廉耿介、锄强除暴的清官形象。多为后世戏曲所取材。
- 呼红喝緑[hū hóng hē lǜ]
形容大声叫嚷。
- 棉红蜘蛛[mián hóng zhī zhū]
俗称火龙﹑红蜘蛛﹑火蜘蛛。节肢动物,体很小,成虫椭圆形,通常橙红色,年生十余代。危害棉花﹑豆类﹑玉米等多种农作物。
- 砌红堆緑[qì hóng duī lù]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 分红利[fēn hóng lì]
分红。
- 诗题红叶[shī tí hóng yè]
犹言红叶题诗。
- 木红色[mù hóng sè]
染色之一种。
- 玉红草[yù hóng cǎo]
仙草名。
- 眼红素[yǎn hóng sù]
出现于某些夜间飞行昆虫眼睛视网膜上的红色素。 出现于某些夜间飞行昆虫眼睛视网膜上的红色素
- 出红差[chū hóng chāi]
谓去刑场枪毙。
- 双红名帖[shuāng hóng míng tiě]
即双红拜帖。
- 血红蛋白[xuè hóng dàn bái]
一种含铁的结合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血液中红血细胞的主要成分。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血液流过肺脏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血液流过其他组织时把结合的氧放出,供组织氧化之用。此外,还有运输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 四两红肉[sì liǎng hóng ròu]
指心,良心。
- 梅红罗[méi hóng luó]
梅红色的丝罗。
- 雕红漆[diāo hóng qī]
见〖剔红〗。
- 品红评緑[pǐn hóng píng lǜ]
谓以花草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吟诗作赋。
- 玉红春[yù hóng chūn]
仙酒名。
- 藏红花[zàng hóng huā]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有鳞茎。花淡紫色,可入药。原产欧洲,由西藏传入内地,故称。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红[hó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斗雪红[dòu xuě hóng]
月季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
- 开门红[kāi mén hóng]
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的成绩:争取新学年~。
- 猩红[xīng hóng]
1.指像猩猩血那样鲜红的颜色。 2.银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银朱》。 一种鲜红色,比苹果的红色黄而略浅,比洋红黄而浅,比卡斯蒂利红黄而暗,比茜草的深红色黄而浅,比辣椒稍蓝、稍淡而略暗
- 状元红[zhuàng yuán hóng]
1.果名。荔枝之一种。宋曾巩《荔枝录》:“状元红﹐言于荔枝为第一﹐出近岁﹐在福州报国寺。”一说﹐宋状元徐铎于故居手植荔枝﹐命名为“延寿红”。铎既没﹐人因称“状元红”。见清周亮工《闽小记》﹑清顾张思《土风录.状元红》。 2.花名。牡丹之一种。 3.酒名。
- 一丈红[yī zhàng hóng]
蜀葵的别称。
- 宫锦红[gōng jǐn hóng]
芍药品名。花色深红。
- 披红[pī hóng]
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 把红绸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庆或光荣披红戴花
- 鱼尾红[yú wěi hóng]
像鲤鱼尾的颜色,红中略透金黄色。多指晩霞的颜色。
- 鹤翎红[hè líng hóng]
牡丹的一种。
- 月月红[yuè yuè hóng]
1.月季花的一种。常年开花﹐深红或深桃红色﹐小叶薄而带紫色。亦泛指月季花。 2.比喻每月成为惯例。
- 赏花红[shǎng huā hóng]
科举中式,名列前茅者,例插金花披红,谓之“赏花红”。
- 焦红[jiāo hóng]
谓火红色。
- 何家红[hé jiā hóng]
荔枝树的一种。
- 釉里红[yòu lǐ hóng]
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铜绘制花纹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以高温烧成,花纹呈红色。元代始创,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以后更有发展。
- 朱砂红[zhū shā hóng]
牡丹花的一种。
- 票红[piào hóng]
明清时,内阁学士草拟票旨进呈皇帝裁定,由皇帝亲自(或由司礼监宦官代)以朱笔批出,称为“票红”。
- 喷红[pèn hóng]
十分红;很红。如:听到他说此话,她顿时满脸喷红。
- 练红[liàn hóng]
古礼亲丧小祥后所着之练衣。用黄里红饰,故名。见《礼记.檀弓上》。
- 飘红[piāo hóng]
指股票等证券的价格普遍上涨。证券交易场所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价格上涨时用红色,价格普遍上涨时显示屏上以红色为主,所以说飘红。
- 汞溴红[gǒng xiù hóng]
也名红汞。有机化合物,为蓝绿色或赤褐色带萤光的小片或颗粒。水溶液鲜红色或暗赤色,通称二百二,俗称红药水,是常用的皮肤创伤消毒药。
- 脸红[liǎn hóng]
指害臊:说这话也不脸红?
- 烂红[làn hóng]
1.深红。 2.指落地的红叶。
- 大红[dà hóng]
即大功。丧服名。
- 衰红[shuāi hóng]
凋谢的花。
- 蜡红[là hóng]
即烛花。
- 赧红[nǎn hóng]
因害羞而脸色发红。 因害羞而脸色发红
- 抢红[qiǎng hóng]
骰子游戏的一种名目。掷得红多者为胜。
- 照殿红[zhào diàn hóng]
1.山茶花的一种。 2.佛桑花的别名。 3.红宝石的别名。
- 双红[shuāng hóng]
1.指两条红色缎带。 2.见“双红拜帖”。
- 文公红[wén gōng hóng]
牡丹花品种之一。
- 梅红[méi hóng]
像红梅那样的颜色。
- 千日红[qiān rì hóng]
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开球状花,苞片常呈紫红色,经久不变,故名。
- 猪红[zhū hóng]
指腊肉。
- 逼红[bī hóng]
指用火把金属烘烤发烫而呈红色。
- 玉白花红[yù bái huā hóng]
比喻文辞优美的诗篇。
- 露红[lù hóng]
1.鲜艳的红色。 2.显现出红色。
- 挂红[guà hóng]
1.悬挂红幛。表示庆贺。 2.指悬挂的红幛。 3.宴会划拳时,胜者陪负者饮酒。
- 套红[tào hóng]
在不是红色的版面上,用红色印出版面的某些部分(如刊头、标题)。 在不是红色的版面上,用红色印出版面的某些部分(如刊头、标题)
- 干红[gān hóng]
深红色。
- 周家红[zhōu jiā hóng]
荔枝品种名。
- 当红[dāng hóng]
(演员等)正走红:当红艺人|当红歌星。
- 堆红[duī hóng]
漆器工艺名。在器物上用灰泥堆成花纹,再涂朱漆。
- 蜀红[shǔ hóng]
指海棠。海棠一称蜀客。花色红﹐故名。
- 描红[miáo hóng]
见“描朱”。 用墨笔在红字上描着写
- 半丈红[bàn zhàng hóng]
花木名。
- 娇红[jiāo hóng]
1.嫩红;鲜艳的红色。 2.指花。 形容女子嫩红的脸色两颊娇红
- 冷红[lěng hóng]
指轻寒时节的花。
- 黑红[hēi hóng]
黑里透红。
- 枣红[zǎo hóng]
像红枣的颜色。
- 桃红[táo hóng]
粉红色。 像桃花一样的颜色;粉红色
- 银红[yín hóng]
在粉红色颜料里加银朱调和而成的颜色。 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 长红[cháng hóng]
1.指较大的红花。 2.指花枝上挂的红彩。古代北方用以送别离任的官员。 3.用长幅红纸书写的通告之类。
- 石榴红[shí liú hóng]
像石榴花一般的朱红色。
- 方家红[fāng jiā hóng]
荔枝品种名。
- 酣红[hān hóng]
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
- 骍红[xīng hóng]
赤色。
- 旗红[qí hóng]
一种红色的染料。为我国用于国旗的染色。
- 霏红[fēi hóng]
飞红。谓花瓣飘落。
- 豇豆红[jiāng dòu hóng]
类似豇豆的颜色,常用为瓷器的釉色。
- 丹红[dān hóng]
赤色。
- 缥红[piǎo hóng]
红绿色彩。
- 流红[liú hóng]
1.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2.指流血。
- 川红[chuān hóng]
海棠的别名。
- 走红[zǒu hóng]
犹走运。 走红运;很吃得开
- 赭红[zhě hóng]
红褐色。
- 鹤顶红[hè dǐng hóng]
1.从丹顶鹤的红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毒药。 2.荔枝的一种。 3.鹤鱼的脑骨,其红如血,故称。
- 山里红[shān li hóng]
山楂的变种。其果实比山楂略大。
- 眼红[yǎn hóng]
①见别人有好条件或好东西非常羡慕和忌妒:别眼红人家的摩托车。②激怒的样子: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看见别人有名利或有好的东西时非常羡慕而忌妒,甚至想据为己有或取而代之人家有钱,你也去挣啊,眼红什么
- 跑红[pǎo hóng]
走运;享有盛誉。
- 赩红[xì hóng]
深红;火红。
- 一串红[yī chuàn hó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顶生总状花序,花成串。花冠唇形,花萼钟状,皆鲜红。花谢后花萼仍鲜红,可供观赏。亦有开紫花和白花的品种,称一串紫和一串白。
- 祭红[jì hóng]
瓷器釉色名。也叫霁红,指一种鲜红的釉色。创始于元代后期,成熟于明永乐年间。因常施于祭祀郊坛的瓷器,故名。
- 映山红[yìng shān hóng]
杜鹃花的别名。
- 碎红[suì hóng]
形容杂乱的霜林落叶或枫叶。
- 蕉红[jiāo hóng]
深红色。
- 财红[cái hóng]
财礼。
- 烛红[zhú hóng]
指蜡烛亮光。
- 铅红[qiān hóng]
指妇女化妆用的铅粉和胭脂。
- 祝顶红[zhù dǐng hóng]
鸟名。
- 橘红[jú hóng]
①中医指柑橘类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药。②像红色橘子皮那样的颜色。
- 艳红[yàn hóng]
1.指红花。 2.犹鲜红。
- 自来红[zì lái hóng]
不用学习和锻炼就自然产生进步思想。 不用学习和锻炼就自然产生进步思想
- 熟红[shú hóng]
深江。
- 买红[mǎi hóng]
买喜事用的红色丝织物。
- 撞门红[zhuàng mén hóng]
求见入门时给守门者的赏钱。
- 肉红[ròu hóng]
1.犹肉色。似人肌肤的红润之色。 2.中医药名。紫荆皮的别称。 红颜色的一种,类似肌肉的淡红色
- 批红[pī hóng]
明制,群臣奏进文书,由皇帝亲批数本,其馀由司礼监官按阁票所拟字样照录,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之,称“批红”。清代,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
- 焰红[yàn hóng]
火红。
- 茜红[qiàn hóng]
绛红色。
- 晕红[yūn hóng]
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 绯红[fēi hóng]
鲜红:两颊绯红ㄧ绯红的晚霞。
- 羞红[xiū hóng]
脸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红晕。
- 百日红[bǎi rì hóng]
紫薇的别名。
- 火红[huǒ hóng]
①像火一样红:~的太阳。
②形容旺盛或热烈:~的青春ㄧ日子过得~。
- 沈红[shěn hóng]
1.亦作“沉红”。 2.犹殷红。
- 水红[shuǐ hóng]
1.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 2.即水葓。 指稍深于粉红色的颜色
- 残红[cán hóng]
凋残的花;落花。
- 胭红[yān hóng]
胭脂一样的红色。如:胭红的百合花。
- 洋红[yáng hóng]
一种近似粉红色的颜料。 较深的粉红色
- 品红[pǐn hóng]
比大红略浅的红色。 比大红浅的红色
- 一擫红[yī yè hóng]
牡丹花的一种。
- 见红[jiàn hóng]
孕妇临产前,子宫颈管逐渐消失,子宫壁和胎儿有些分离,而引起少量阴道流血与宫颈内黏液混合后排出阴道的现象。若在近足月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已经临产,往往预示24小时内开始分娩。若在怀孕7-8个月出现较多的阴道流血,则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可能,应到医院及时处理。
- 映红[yìng hóng]
宝石名。宝石有红蓝诸色,据云其中映红与映蓝最为珍贵。参阅清赵翼《粤滇杂记》。
- 降红[jiàng hóng]
煎茶时用以簇火的铜火箸。
- 涨红[zhàng hóng]
突然变为红涨(例如脸色),尤指羞红。如:脸上火辣辣地涨红并否认一切。
- 炫红[xuàn hóng]
犹鲜红。
- 榴红[liú hóng]
石榴花似的红色。
- 春红[chūn hóng]
1.春天的花朵。 2.指落花。
- 落红[luò hóng]
落花:鹃啼催落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橙红[chéng hóng]
像橙子一样红里带黄的颜色。
- 轻红[qīng hóng]
1.淡红色;粉红色。 2.荔枝色淡红,故用以借指荔枝。
- 愁红[chóu hóng]
谓经风雨摧残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 通红[tōng hóng]
很红;十分红。
- 嫣红[yān hóng]
娇丽的红色: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嫣红的晚霞。
- 面红[miàn hóng]
谓争吵。
- 撺红[cuān hóng]
谓火焰升上来。
- 斑红[bān hóng]
灿烂的花朵。
- 晩红[wǎn hóng]
1.指花一段时间仍保持红色。 2.荔枝的别名。
- 珍珠红[zhēn zhū hóng]
美酒名。
- 老红[lǎo hóng]
行将萎谢的红花。
- 蹿红[cuān hóng]
迅速走红:她一夜之间蹿红歌坛。
- 小红[xiǎo hóng]
即小功。五服之第四等。
- 霁红[jì hóng]
瓷器釉色名。因其色如雨止时天空所呈现的红色﹐故称。以明代宣德窑所制为最精美。又称祭红﹑际红。亦代指这种颜色的瓷器。
- 鲜红[xiān hóng]
鲜明的红色。 鲜艳的红色
- 棕红[zōng hóng]
红褐。 红褐
- 片红[piàn hóng]
残花。
- 分红[fēn hóng]
①指人民公社时期社员定期分配工分值。
②企业分配盈余或利润:年终~ㄧ按股~。
- 说媒红[shuō méi hóng]
旧俗办喜事人家给媒人的花红财礼。
红[hóng]字的成语
- 软红十丈[ruǎn hóng shí zhàng]
形容都市的繁华。
-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 驻红却白[zhù hóng què bái]
指保持青春,延迟衰老。红,红颜;白,白首。
- 红男绿女[hóng nán lǜ nǚ]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 裁红点翠[cái hóng diǎn cuì]
①采摘花卉。②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 露红烟绿[lù hóng yān lǜ]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 碧鬟红袖[bì huán hóng xiù]
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 红衰翠减[hóng shuāi cuì jiǎn]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 红红火火[hóng hóng huǒ huǒ]
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 软红香土[ruǎn hóng xiāng tǔ]
形容都市的繁华。
- 红飞翠舞[hóng fēi cuì wǔ]
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 砌红堆绿[qì hóng duī lǜ]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 红袖添香[hóng xiù tiān xiāng]
红袖: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添:增加。旧指有美女伴读。
- 又红又专[yòu hóng yòu zhuān]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政治上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业务过硬,即德才兼备
- 粟红贯朽[sù hóng guàn xiǔ]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 红情绿意[hóng qíng lǜ yì]
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红丝待选[hóng sī dài xuǎn]
指为女择婿。
- 红紫乱朱[hóng zǐ luàn zhū]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 红绳系足[hóng shéng jì zú]
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 满堂红[mǎn táng hóng]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 红口白牙[hóng kǒu bái yá]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 红灯绿酒[hóng dēng lǜ jiǔ]
指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一枕日红[yī zhěn rì hóng]
一觉睡到次日太阳升起。比喻因酣睡而起床晚。
- 花烛红妆[huā zhú hóng zhuāng]
花烛:彩色的蜡烛。点上彩色的蜡烛,穿着红艳的礼服。指婚礼。
- 红光满面[hóng guāng mǎn miàn]
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 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她红光满面
- 红日三竿[hóng rì sān gān]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 绿暗红稀[lǜ àn hóng xī]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 刻翠裁红[kè cuì cái hóng]
比喻极力修饰词藻。
- 翠消红减[cuì xiāo hóng jiǎn]
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 尤红殢翠[yóu hóng tì cuì]
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
- 幕里红丝[mù lǐ hóng sī]
原指唐朝宰相张嘉贞想招郭元振为女婿,让他用“幕里牵红丝”的方法选择女儿。后比喻选妻。
- 红颜暗老[hóng yán àn lǎo]
青春焕发的容貌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比喻年龄增大,容颜衰老。
- 红粉青楼[hóng fěn qīng lóu]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 青红皂白[qīng hóng zào bái]
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老残游记》
- 御沟红叶[yù gōu hóng yè]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指红叶题诗的故事,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亦作“御沟流叶”、“红叶之题”。
- 披红戴花[pī hóng dài huā]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 红炉点雪[hóng lú diǎn xuě]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 红妆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 张红燃爆[zhāng hóng rán bào]
张:张贴。张贴红对联或喜报,燃放爆竹。形容节日或逢喜事时喜庆的样子。
- 唇红齿白[chún hóng chǐ bái]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口唇鲜红,牙齿洁白。比喻人面貌美丽丰颊长眉,眼如银杏,口辅双涡,唇红齿白,于艳丽之中,有股英俊之气。——《老残游记》
- 暮翠朝红[mù cuì zhāo hóng]
形容爱情不专一。
- 绿肥红瘦[lǜ féi hóng shòu]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形容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 李清照《如梦令》
- 偎红倚翠[wēi hóng yǐ cuì]
指亲狎女色;狎妓。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 脸红筋暴[liǎn hóng jīn bào]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
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红颜:少女美丽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谓美貌女子早夭或嫁的丈夫不如意总则我红颜薄命,真心儿待嫁刘彦明,偶然间却遇 张瑞卿。——《元曲选.鸳鸯被》
- 绿惨红销[lǜ cǎn hóng xiāo]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 红旗招展[hóng qí zhāo zhǎn]
招展:飘动。形容气势壮大,场面热烈。
- 红粉青蛾[hóng fěn qīng é]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蛾:青色蛾眉。指美人。
- 乌帽红裙[wū mào hóng qún]
泛指男女。
- 穿红着绿[chuān hóng zhuó lǜ]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穿戴得花花绿绿。形容打扮艳丽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红楼梦》
- 争红斗紫[zhēng hóng dòu zǐ]
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象。
-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
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姹紫嫣红三春晖,赏心悦目百事兴
- 红豆相思[hóng dòu xiāng sī]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 红瘦绿肥[hóng shòu lǜ féi]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 万红千紫[wàn hóng qiān zǐ]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 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 纷红骇绿[fēn hóng hài lǜ]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红得发紫[hóng de fā zǐ]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有讽刺意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靳凡《公开的情书》
- 红晕冲口[hóng yùn chōng kǒu]
晕: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口:指马的嘴部。马的嘴唇色泽鲜艳。形容马匹优良,十分好看。
- 大红大紫[dà hóng dà zǐ]
形容显赫、得意。 特别红特别紫,形容引人注目的事物
- 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旧小说与戏曲中常称繁华的人世为红尘。旧说那些当和尚、道士的人都是由于看破红尘才出家的。现在常指对国家与个人前途失掉信心,对理想、事业不感兴趣的思想为看破红尘
-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 披红挂绿[pī hóng guà lǜ]
穿艳丽的服装或带喜庆气氛的装饰。
- 满面红光[mǎn miàn hóng guāng]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 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
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事。
- 翠袖红裙[cuì xiù hóng qún]
泛指妇女的服装。亦用为妇女的代称。
- 红不棱登[hóng bu lēng dēng]
令人生厌的红色。∶令人生厌的红色那照片洗得红不棱登的,难看极了
-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五彩缤纷。比喻各行各业兴旺发达
- 红羊劫年[hóng yáng jié nián]
红羊:古时迷信,认为丁未年是容易发生灾祸的年份,丁属火,未属羊,故称红羊。指国家或个人遭受灾难的岁月。
-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形容尽欢的场面,多指腐化奢侈的生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 红鸾天喜[hóng luán tiān xǐ]
红鸾:三时传说天上有红鸾星,主管人间的婚姻喜事。比喻婚姻喜事。
- 艳紫妖红[yàn zǐ yāo hóng]
犹言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 红丝暗系[hóng sī àn jì]
相传月下老人掌管人间的姻缘,以红绳系夫妇之足。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 红叶之题[hóng yè zhī tí]
红叶上题的诗。比喻姻缘巧合或天赐良缘。
- 红腐贯朽[hóng fǔ guàn xiǔ]
红腐:米粟经久腐坏,色变红赤;贯朽:贯钱绳索朽烂。形容钱粮之多。
- 红颜白发[hóng yán bái fà]
颜:面容,脸色。头发花白,面色红润。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指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 眷红偎翠[juàn hóng wēi cuì]
形容对春色的依恋。
- 批红判白[pī hóng pàn bái]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 李白桃红[lǐ bái táo hóng]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 红头文件[hóng tóu wén jiàn]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俗称红头文件
- 红旗报捷[hóng qí bào jié]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红[gō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红女[gōng nǚ]
工女。古指从事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妇女。 红颜少女红女白婆。(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聊斋志异.促织》
红[gō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女红[nǚ gōng]
旧指纺织、缝纫、刺绣一类的工作及其制成品。古时这类工作大都是妇女所做,故名。红(gōng):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