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茅相关字典
茅[máo]字在开头的词语
- 茅靡[máo mǐ]
应变不穷貌;随顺貌。
- 茅蒲[máo pú]
斗笠,一种挡雨遮阳用的笠帽。
- 茅菅[máo jiān]
亦作“茆菅”。茅、菅二草,形相似,多并用以指野生杂草。亦喻微细。
- 茅椽[máo chuán]
草盖的屋顶。谓简陋的居室。
- 茅塞[máo sè]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 茅卜[máo bǔ]
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
- 茅菹[máo zū]
亦作“茆菹”。初生之茅。
- 茅棚[máo péng]
用茅草盖顶搭成的棚子。 用茅草盖顶搭成的棚子
- 茅厕[máo ce]
厕所。 厕所
- 茅社[máo shè]
1.亦作“茆社”。 2.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 茅堂[máo táng]
1.亦作“茆堂”。 2.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3.堂名;里名。
- 茅斋[máo zhāi]
1.亦作“茆斋”。 2.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 茅茹[máo rú]
茅根相牵连貌。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
- 茅栋[máo dòng]
1.亦作“茆栋”。 2.茅屋。
- 茅茨不剪[máo cí bù jiǎn]
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如: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 茅庐[máo lú]
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三顾茅庐。 茅舍;草屋
- 茅门[máo mén]
雉门。古王宫五门之一。
- 茅君[máo jūn]
指传说中在句容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
- 茅房[máo fáng]
茅厕。 厕所
- 茅柴酒[máo chái jiǔ]
村酿薄酒。 亦省作“茅柴”。
- 茅蕝[máo jué]
1.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束茅而列,以表位次。 2.茅束。
- 茅苫[máo shān]
1.亦作“茆苫”。 2.谓用茅草覆盖。亦指茅舍﹑草屋。 3.古礼居丧者的草垫。
- 茅司[máo sī]
厕所。
- 茅龙[máo lóng]
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
- 茅柴[máo chái]
1.亦作“茆柴”。 2.见“茅柴酒”。
- 茅椒[máo jiāo]
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
- 茅岭[máo lǐng]
即茅山。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 茅赋[máo fù]
指封土及其赋敛。
- 茅坑[máo kēng]
厕所中的粪坑;也指厕所: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 茅屋[máo wū]
1.亦作“茆屋”。 2.用茅草盖的房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 茅台酒[máo tái jiǔ]
中国最负盛名的白酒之一。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故名。酒精含量53%茅台酒55%。以高粱为原料,小麦曲为发酵剂酿制而成。1915-1916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
- 茅台[máo tái]
1.镇名。在贵州省仁怀县境内,东通遵义,水路沿赤水河可通长江,以产佳酿著名。 2.指茅台酒。
- 茅殿[máo diàn]
草盖的殿堂。
- 茅轩[máo xuān]
茅舍。
- 茅厂[máo chǎng]
茅舍,草屋。
- 茅椽蓬牖[máo chuán péng yǒu]
屋顶、窗子都是用茅草、蓬蒿搭盖。 形容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贫困。
- 茅檐[máo yán]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máo]字在中间的词语
- 初出茅廬[chū chū máo lú]
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 三茅君[sān máo jūn]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据传为汉景帝时咸阳人,先后隐句曲山(后名三茅山,简称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得道成仙,太上老君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
- 三茅钟[sān máo zhōng]
杭州七宝山宁寿观原为三茅堂,宋绍兴中,赐古器玩三种,其二为唐钟,本唐澄清观旧物,禁中每听钟声以为寝兴食息之节。见《咸淳临安志》卷十三。
- 杜茅柴[dù máo chái]
自酿的薄酒。
- 黄茅瘴[huáng máo zhàng]
1.亦称“黄芒瘴”。 2.我国岭南在秋季草木黄落时的瘴气。
- 白茅香[bái máo xiāng]
香草名。修道者多用以沐浴。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白茅香》。
茅[máo]字的成语
- 茅屋土阶[máo wū tǔ jiē]
茅草的房屋,泥土的台阶。比喻住房简陋。
-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
- 名列前茅[míng liè qián máo]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茅茨不翦[máo cí bù jiǎn]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蓬牖茅椽[péng yǒu máo chuán]
牖:窗;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料。用蓬草、茅柴搭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生活贫困。
- 拔茅连茹[bá máo lián rú]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茅,即白茅。拔起茅草,根相牵连。比喻互相引荐,一人提升就连带引进许多人。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茹,以其汇。——《易.泰》。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拔茅连茹地登庸了么?——茅盾《蚀.幻灭》
- 波流茅靡[bō liú máo mǐ]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 茅茨土阶[máo cí tǔ jiē]
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阶:台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茅室蓬户[máo shì péng hù]
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 胙土分茅[zuò tǔ fēn máo]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 裂土分茅[liè tǔ fēn máo]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茅屋草舍[máo wū cǎo shě]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 日居衡茅[rì jū héng máo]
晶:每天;衡茅:用衡木做门的茅草屋。每天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不知天下大事。
- 茅屋采椽[máo wū cǎi chuán]
指住宿简陋。
- 裂地分茅[liè dì fēn máo]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同“裂土分茅”。
- 竹篱茅舍[zhú lí máo shè]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茅室土阶[máo shì tǔ jiē]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如开茅塞[rú kāi máo sè]
象打开被茅草堵塞的道路一样。形容受到别人启发后,由对某件事物迷茫不解,变得立刻就明白了。
- 黄茅白苇[huáng máo bái wěi]
本指盐碱地里生长的茅草和芦苇。后比喻平庸之人或物。
- 草茅之产[cǎo máo zhī chǎn]
指乡下平凡的女子。多用于谦称。
- 赐茅授土[cì máo shòu tǔ]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 草茅之臣[cǎo máo zhī chén]
草茅:杂草。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茅[máo]字在结尾的词语
- 青茅[qīng máo]
1.即菁茅。亦名香茅﹑苞茅﹑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芬香。 2.《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因以借指附庸对宗主国的朝贡。
- 缚茅[fù máo]
1.亦作“缚茆”。 2.谓盖造简陋的房屋。茅,谓茅屋。
- 牵羊把茅[qiān yáng bǎ máo]
见“牵羊”。
- 隐茅[yǐn máo]
隐居的茅舍。
- 菁茅[jīng máo]
香草名。茅的一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一说,菁茅为二物。
- 寒茅[hán máo]
指简陋的茅舍。
- 诛茅[zhū máo]
1.亦作“诛茆”。 2.芟除茅草。 3.引申为结庐安居。
- 屮茅[chè máo]
草茅。指在野未作官的人。
- 结茅[jié máo]
1.亦作“结茆”。 2.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 衡茅[héng máo]
衡门茅屋,简陋的居室。
- 铁茅[tiě máo]
1.救火用的铁钩。 2.铁锚。
- 笆茅[bā máo]
芒的俗称。
- 团茅[tuán máo]
圆形茅屋。
- 苴茅[jū máo]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
- 包茅[bāo máo]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 瘴茅[zhàng máo]
芒茅黄枯时节之瘴疠。
- 琼茅[qióng máo]
1.灵草。古时用以占卜。 2.指菁茅。春秋时为楚国贡物,祭祀时用以缩酒。亦泛指贡品。
- 灵茅[líng máo]
1.即菁茅。古代帝王祭祀封禅时用来滤酒去滓。 2.指仙道栖居的茅屋。
- 焦茅[jiāo máo]
传说中的一种灵草。
- 楚茅[chǔ máo]
楚地产的茅草。
- 茨茅[cí máo]
指茅屋。
- 藑茅[qióng máo]
1.即旋花。一种多年生的蔓草。生田野。地下茎可蒸食,有甘味,今用以酿酒和入药。 2.灵草。 即旋花。一种多年生的蔓草。地下茎可蒸食,有甘味,今用来酿酒和入药
- 拔茅[bá máo]
见“拔茅连茹”。
- 白茅[bái máo]
俗称“茅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状茎。叶线形或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可作牧草,也可造纸。嫩穗俗称“茅针”,可生食。根状茎又叫“茅根”,可制糖或酿酒;也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止血等。
- 芒茅[máng máo]
茅草的一种。
- 三茅[sān máo]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 3.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