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新华字典>袴组词

袴相关字典

袴[k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袴褶[kù zhě]
      服装名。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于汉末,始为骑服。盛行于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唐末渐废。
  • 袴靴[kù xuē]
      见“袴鞾”。
  • 袴子[kù zǐ]
      1.亦作“裤子”。 2.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 袴腰[kù yāo]
      1.亦作“裤腰”。 2.裤子最上端系腰带的地方。
  • 袴具[kù jù]
      腰带上的饰具。
  • 袴角[kù jiǎo]
      1.亦作“裤角”。 2.裤腿的最下端。
  • 袴脚[kù jiǎo]
      1.亦作“裤脚”。 2.裤脚的最下端。
  • 袴管[kù guǎn]
      1.亦作“裤管”。 2.裤腿。
  • 袴纨[kù wán]
      犹纨袴。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多含鄙薄意。
  • 袴包脑[kù bāo nǎo]
      亦作“裤包脑”。方言。见不得世面的人。
  • 袴襦歌[kù rú gē]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
  • 袴襦[kù rú]
      1.《后汉书.廉范传》:“迁蜀郡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2.衣裤。
  • 袴带[kù dài]
      亦作“裤带”。 系裤的带子。南唐 张泌《妆楼记·丹脂》:“吴 孙和 悦 邓夫人,尝置膝上。和 弄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洿袴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李壮 忽然翻转了脸,颼的一声,在裤带上拔出一枝六响手枪。”
  • 袴腰带[kù yāo dài]
      亦作“裤腰带”。腰间系裤的带子。
  • 袴岔[kù chà]
      1.亦作“裤岔”。 2.裤衩。
  • 袴衫[kù shān]
      指袴褶。
  • 袴兜[kù dōu]
      1.亦作“裤兜”。 2.裤子上的口袋。

袴[k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合欢袴[hé huān kù]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 溺袴[nì kù]
      垫接尿滴的内裤。
  • 襦袴[rú kù]
      1.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 2.见“襦袴歌”。
  • 袜头袴[wà tóu kù]
      即膝裤。
  • 开裆袴[kāi dāng kù]
      见“开襠裤”。
  • 久袴[jiǔ kù]
      旧裤。
  • 穷袴[qióng kù]
      见“穷绔”。
  • 靴袴[xuē kù]
      1.亦作“鞾袴”。 2.革靴套裤。古代戎装。
  • 韈袴[wà kù]
      古代妇女穿的袜子和套裤相连的下衣。
  • 袍袴[páo kù]
      1.即袍绔。 2.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
  • 歌袴[gē kù]
      《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字叔度﹐为蜀郡太守时﹐“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以“歌袴”为歌颂官吏德政之典。
  • 负板袴[fù bǎn kù]
      粗制的衣服。
  • 瞒裆袴[mán dāng kù]
      有裆的裤子。以别于无裆的套裤而言。
  • 缦裆袴[màn dāng kù]
      不开裆的裤。
  • 五袴[wǔ kù]
      见“五绔”。
  • 廉袴[lián kù]
      据《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字叔度,建初中为蜀郡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 韡袴[wěi kù]
      靴和套裤。指戎装。
  • 韦袴[wéi kù]
      见“韦絝”。
  • 袜袴[wà kù]
      即膝裤。
  • 脱袴[tuō kù]
      布谷鸟的别称。因鸣声而得名。

袴[kù]字在中间的词语

  • 五袴歌[wǔ kù gē]
      指五袴谣。
  • 襦袴謡[rú kù yáo]
      同“襦袴歌”。
  • 五袴谣[wǔ kù yáo]
      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
  • 五袴手[wǔ kù shǒu]
      谓实施善政的身手。
  • 五袴讴[wǔ kù ōu]
      指五袴谣。
  • 襦袴讴[rú kù ōu]
      1.同“襦裤歌”。
  • 五袴謡[wǔ kù yáo]
      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