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
誓相关字典
誓[sh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高誓[gāo shì]
传说中仙人名。
- 诫誓[jiè shì]
告诫将士的言辞。
- 本誓[běn shì]
根本的誓愿。
- 宣誓[xuān shì]
当众表示严格遵行的决心:宣誓就职|入团宣誓。
- 遗誓[yí shì]
遗诫,遗教。
- 祝誓[zhù shì]
向鬼神祝告求助。
- 订誓[dìng shì]
盟誓结交。
- 发誓[fā shì]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指天发誓ㄧ发誓要为烈士报仇。
- 恶誓[è shì]
极不利的誓言。 极不利的誓言
- 击楫誓[jī jí shì]
见“击楫中流”。
- 立誓[lì shì]
发誓。 发誓;起誓
- 设誓[shè shì]
立下誓言﹔起誓。
- 罚誓[fá shì]
犹发誓。
- 作誓[zuò shì]
立誓词。 盟誓,发誓并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矢誓[shǐ shì]
立誓;盟誓。
- 私誓[sī shì]
个人之间立的誓言。
- 黄龙誓[huáng lóng shì]
以黄龙为信物,订立誓约。
- 赌誓[dǔ shì]
犹言赌咒发誓。
- 监誓[jiān shì]
1.监察宣誓仪式。 2.监察宣誓的人。
- 惜誓[xī shì]
《楚辞》篇名。作者不详,或谓汉贾谊作。王逸注:“《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亦借指遭谗见忌的怨愤之作。
- 黩誓[dú shì]
不信守誓言。 不守誓言违信黩誓
- 汉誓[hàn shì]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又:“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后以“汉誓”指汉初封爵之誓或山河之誓。
- 要誓[yào shì]
1.订立盟誓。 2.约法;律令。
- 呪誓[zhòu shì]
1.亦作“咒誓”。 2.赌咒,发誓。
- 牙疼誓[yá téng shì]
无关紧要的赌咒。
- 起誓[qǐ shì]
立誓。亦指郑重其事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立誓起誓永不分离
- 训誓[xùn shì]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 盟誓[méng shì]
①即“盟约”。②起誓;发誓:举手盟誓。
- 明誓[míng shì]
明白的誓言;宣誓。见“盟誓”
- 心誓[xīn shì]
内心默默发誓。
- 说誓[shuō shì]
发誓﹐起誓。
- 鸿誓[hóng shì]
隐逸的志愿。
- 言誓[yán shì]
1.盟誓。《左传·成公十三年》:“言誓未就,景公 即世。”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北齐荀昂兄弟书》:“孤谬蒙殊奬,还嗣本朝,勑諭分明,言誓殊重。”《后汉书·吕布传》:“临别把臂言誓。”唐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皎月託言誓,沧波信浮沉。”
- 受誓[shòu shì]
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誓[sh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誓墓[shì mù]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誓墓”称去官归隐。
- 誓江[shì jiāng]
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 誓牧[shì mù]
《书》有《牧誓》篇﹐言周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后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
- 誓省[shì shěng]
即誓社。
- 誓命[shì mìng]
1.约束警戒之辞。 2.誓志效命。 3.誓和命。《尚书》文体名。
- 誓泉之讥[shì quán zhī jī]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以“誓泉之讥”指因对母亲说过绝情誓言而受到的讥刺。
- 誓禁[shì jìn]
誓命和禁令。
- 誓状[shì zhuàng]
犹今之保证书。
- 誓愿[shì yuàn]
誓言和心愿。 立誓时表示的心愿
- 誓俭草[shì jiǎn cǎo]
元世祖忽必烈定的草名。
- 誓檝[shì jí]
《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
- 誓书[shì shū]
1.即盟约。 2.即誓券。
- 誓死[shì sǐ]
立下誓言,表示至死不变:誓死保卫祖国。
- 誓清[shì qīng]
《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清”指立誓清除敌人。
- 誓师[shì shī]
1.《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2.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 誓盟[shì méng]
立誓订盟。
- 誓骨[shì gǔ]
《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诅。”后以“誓骨”指订立盟约﹐表示决心。
- 誓发[shì fā]
见“誓天断髪”。
- 誓剑[shì jiàn]
1.对着剑发誓。 2.上方宝剑。
- 誓旅[shì lǚ]
誓师。
- 誓天[shì tiān]
对天发誓。
誓[shì]字的成语
- 誓死不渝[shì sǐ bù yú]
立誓至死不变。
- 信誓旦旦[xìn shì dàn dàn]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 柏舟之誓[bǎi zhōu zhī shì]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 指天为誓[zhǐ tiān wéi shì]
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 赌咒发誓[dǔ zhòu fā shì]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赌誓发原[dǔ shì fā yuán]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誓死不从[shì sǐ bù cóng]
从:服从。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
- 誓无二志[shì wú èr zhì]
立下誓言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折箭为誓[shé jiàn wéi shì]
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 歃血为誓[shà xuè wéi shì]
以牲血涂于口旁起誓,表示决心。
- 旦旦信誓[dàn dàn xìn shì]
旦旦:诚恳的样子。指誓言诚恳可信。同“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挚可信的誓言。旦旦:诚实的样子。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
- 弘誓大愿[hóng shì dà yuàn]
弘:大。指发大誓,许大愿。形容有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 誓以皦日[shì yǐ jiǎo rì]
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 指天誓日[zhǐ tiān shì rì]
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坚决他指天誓日,说得那样斩钉截铁,使人不得不相信他
- 对天发誓[duì tiān fā shì]
誓:誓言。对着苍天发出誓言。
- 刑马作誓[xíng mǎ zuò shì]
古代结盟,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言。
- 誓天断发[shì tiān duàn fā]
断发向天起誓。
- 靴刀誓死[xuē dāo shì sǐ]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 誓死不屈[shì sǐ bù qū]
宁死而不屈服,形容很有气节。 宁死都不屈服,形容很有气节
- 海誓山盟[hǎi shì shān méng]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 发誓赌咒[fā shì dǔ zhòu]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誓不甘休[shì bù gān xiū]
誓:发誓;甘休:甘愿罢休。表示要坚持到底,决不善罢甘休。
- 誓不罢休[shì bù bà xiū]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指天誓心[zhǐ tiān shì xīn]
对天起誓,表示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无欺。
- 誓同生死[shì tóng shēng sǐ]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立志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 誓无二心[shì wú èr xīn]
形容意志坚定专一。同“誓无二志”。
誓[sh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四弘誓愿[sì hóng shì yuàn]
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