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音相关字典
音[yīn]字在中间的词语
- 表音法[biǎo yīn fǎ]
用书写符号或印刷符号表现某一语言的读音的方法。
- 宫庭音乐[gōng tíng yīn yuè]
皇室贵族宴享娱乐或祭祀用的音乐。
- 语音学[yǔ yīn xué]
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可分为﹕
- 录音电话[lù yīn diàn huà]
装有录音设备的电话机。用来记录通话双方的谈话内容,以备参考。在主人外出时,可在录音电话中留言并收录呼叫方的留言以便事后处理。
- 消音器[xiāo yīn qì]
又称“消声器”。允许气流通过,并能使气流噪音得到某种程度降低的一种器具。利用在排气管内装设吸音材料或突然扩大器身横截面积等方法,使噪音能量迅速损耗或发生反射来限制噪音传播。广泛用于内燃机(尤其是汽车内燃机)、喷气发动机、通风系统等易产生高噪音的机器设备。
- 观音大士[guān yīn dà shì]
观世音的别称。
- 合音字[hé yīn zì]
1.合二字之音为一字者。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现代方言中亦有。如北京话“不用”为“甭”。 2.指拼音文字。
- 隔音符号[gé yīn fú hào]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如:激昂jī’áng,定额dìng’é。 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符号(’),必要时放在 a,o,e前头,使音节的界限清楚,不致混淆。如:皮袄 pí’ǎo,西安 xī’ān
- 南音三籁[nán yīn sān lài]
散曲戏曲选集。明代凌蒙初编。四卷,其中散曲、戏曲各二卷。选收元、明两代的南曲作品,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等,故名。
- 九音锣[jiǔ yīn luó]
云锣。
- 观音莲[guān yīn lián]
海芋的俗称。
- 五音戏[wǔ yīn xì]
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济南﹑淄博一带,由秧歌﹑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由五个人演出,故名“五人戏”,后称“五音戏”。
- 光音天[guāng yīn tiān]
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 发音器官[fā yīn qì guān]
1.人类发音的结构﹐主要包括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2.脊椎动物和许多高等无脊椎动物能发出声音的器官﹐如声带﹑鸣器等。
- 语音信箱[yǔ yīn xìn xiāng]
一种新型的电话通信服务业务。利用电信网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存储、传递语音信息。用户向电信部门申请并办理手续取得自己的语音信箱号码和密码。别人可以拨通这个号码留言,本人拨通这个号码并输入密码能够听取留言。
- 观音兜[guān yīn dōu]
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
- 观音竹[guān yīn zhú]
竹名。形小,可供盆栽。元 李衎《竹谱详录·竹品谱》:“观音竹,两 浙、江、淮 俱有之,一种与淡竹无异,但叶差细瘦,彷彿杨柳,高止五六尺,婆娑可喜,亦有紫色者。永州 祁阳 有一种止高五七寸,人家多植之水石之上,数年不凋瘁,彼人亦名观音竹。”明 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占城》:“其产……观音竹(如藤,长二丈,节长二三寸,色黑如铁)。”
- 轻音乐[qīng yīn yuè]
通俗音乐的一种。采用传统的配器手法及和声规范。以轻快流畅、通俗易懂为特点。 指轻快活泼、以抒情为主、结构简单的乐曲,包括器乐曲、舞曲等
- 仙音烛[xiān yīn zhú]
烛台名。烛点燃时,引动机关,发为音乐,故称。
- 观音土[guān yīn tǔ]
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 高音喇叭[gāo yīn lǎ bā]
指辐射高频声的扬声器。如:高音喇叭响个不停,吵死人了。
- 扩音机[kuò yīn jī]
用来扩大声音的装置,用于有线广播。 用于有线广播的扩音装置
- 八度音程[bā dù yīn chéng]
- 发音方法[fā yīn fāng fǎ]
发语音的辅音(子音)时﹐构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式。如b﹑p﹑m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它们的分别就在发音方法不同:b是塞音的不送气音﹐p是塞音的送气音﹐m是鼻音。按发音方法﹐辅音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等。
- 超音速[chāo yīn sù]
超声速。
- 八音盒[bā yīn hé]
一种器物,开动匣里的发条后,能奏出各种固定的乐曲。
- 福音堂[fú yīn táng]
指基督教堂。
- 注音符号[zhù yīn fú hào]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音标,采用笔划简单的汉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个声母,十六个韵母。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音标,采用笔划简单的汉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个声母,十六个韵母
- 辅音字母[fǔ yīn zì mǔ]
表示辅音的字母。 表示辅音的字母
- 八音匣[bā yīn xiá]
西洋乐器名。 形为方匣,内置发条,机动发音,能奏出固定的乐曲。
- 蛙音闰位[wā yīn rùn wèi]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声,余分闰位。”后以“蛙音闰位”或“?音闰位”谓以伪乱真。
- 録音带[lù yīn dài]
可以记录声音并重放的磁带。
- 福音书[fú yīn shū]
指基督教《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里面记载传说的耶稣生平事迹和教训。
- 广东音乐[guǎng dōng yīn yuè]
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 八音联欢[bā yīn lián huān]
清末流行于北京的一种弹唱艺术。
- 观音粉[guān yīn fěn]
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 拾音器[shí yīn qì]
俗称“电唱头”。将唱片上槽轨所录制的声音复原为电信号的换能器件。按工作原理分电磁式、压电式、电容式、光电式和半导体式等;按唱片声道分单声道和立体声两种。对于光盘,则采用不接触式、激光发射来检测信号。
- 鼃音闰位[wā yīn rùn wèi]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鼃声,餘分闰位。”后以“鼃音闰位”或“鼃音闰位”谓以伪乱真。
- 放音机[fàng yīn jī]
即扩音机。用来扩大声音的装置,用于有线广播。
- 正音法[zhèng yīn fǎ]
也叫“读音法”。共同语读音的规范。消除异读,确定每个字的读音。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发音部位[fā yīn bù wèi]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如b﹑p﹑m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f的发音部位是下唇和上齿。按发音部位﹐辅音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翘舌音等。
- 五音儿[wǔ yīn ér]
即五音士。
- 回音壁[huí yīn bì]
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 观音菊[guān yīn jú]
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宋史铸《百菊集谱》有《观音菊诗》。
- 录音带[lù yīn dài]
记录声音用的磁带。
- 电子音乐[diàn zǐ yīn yuè]
指用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手段编制创作出来的音乐。也指用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 利用电子机件发声制作出来的音乐
- 注音字母[zhù yīn zì mǔ]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音标,采用笔划简单的汉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个声母,十六个韵母。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音标,采用笔划简单的汉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个声母,十六个韵母
- 观音衲[guān yīn nà]
黄袍的别称。
- 清音居士[qīng yīn jū shì]
琴的别名。
- 拼音字母[pīn yīn zì mǔ]
1.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 2.专指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来为汉字注音的二十六个拉丁字母。
- 复音词[fù yīn cí]
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如葡萄、服务、革命、共产党等。
- 观音柳[guān yīn liǔ]
柽柳的别称。
- 留音机[liú yīn jī]
见“留声机”。
- 国际音标[guó jì yīn biāo]
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标音符号。初稿在1888年发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内容逐渐完备,各种语言常用的音都有适当的符号。形式以拉丁字母的小楷为主,加以补充。在各种音标中,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种。
- 单音词[dān yīn cí]
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山﹑水﹑花﹑草﹑人等。
- 五音不全[wǔ yīn bù quán]
唱歌时,有人唱得不搭调,常常走音,。唱歌变成绝无优美旋律可言的“念歌”或“喊歌”。
- 拼音文字[pīn yīn wén zì]
用符号(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 用符号(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我国的藏文、蒙文、维吾尔文等也都是拼音文字
- 古典音乐[gǔ diǎn yīn yuè]
①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但不包括民间音乐。②专指西方18、19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这一乐派风格而写成的音乐。③西方现代派音乐或爵士音乐、摇滚乐等通俗音乐的对称。
- 光音王[guāng yīn wáng]
镜的戏称。镜字拆散而为“光音王”,故云。
- 八音会[bā yīn huì]
北方农村的一种业余音乐组织。 其乐器有锣、鼓、钹、笙、笛、唢呐、二胡等。 赵树理 《新食堂里忆故人》:“他们都爱好民间音乐,八音会的乐器长期存在他们家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社里还设置了图书馆……并且有八音会、读报组等学习和文化娱乐组织。”
- 配音演员[pèi yīn yǎn yuán]
从事配音工作的人。 从事配音工作的人
- 低音提琴[dī yīn tí qín]
提琴的一种,体积最大、发音最低。
- 八音响[bā yīn xiǎng]
见“八音子”。
- 青林音乐[qīng lín yīn yuè]
蝉声的谑称。
- 扩音器[kuò yīn qì]
1.亦称“扩声器”。 2.用来扩大音量的器具。亦以喻受人主使而发言的傀儡。
- 京音大鼓[jīng yīn dà gǔ]
见“京韵大鼓”。
- 观音手[guān yīn shǒu]
一种小贝壳。旧时浙江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 八音琴[bā yīn qín]
见“八音匣”。
- 定音鼓[dìng yīn gǔ]
打击乐器,形状像锅,用铜制成,在开口的一面蒙皮,装有螺旋,能松紧鼓面来调整音高。主要用于交响乐队。
- 同音词[tóng yīn cí]
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如“惊奇”和“旌旗”,“功课”和“攻克”,“食油”和“石油”等。 字义不同,语音相同的词;字形相同,字义不同的词亦为“同音词”
- 威音王佛[wēi yīn wáng fó]
劫初之佛。
音[yī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鼓音[gǔ yīn]
1.战鼓的声音。 2.谓弹琴。
- 令音[lìng yīn]
1.和善的语音。 2.善言,美好的言辞。
- 破裂音[pò liè yīn]
塞音的旧称。
- 喉擦音[hóu cā yīn]
声带靠近,气流从中挤出而发出的铺音,例如上海话的‘好、鞋’等字起头的音,国际音标分别用和来表示。
- 半元音[bàn yuán yīn]
语音学上指擦音中气流较弱,摩擦较小,介于元音跟辅音之间的音,如普通话yīn.wei(因为)中的‘y’和‘w’。
- 腐音[fǔ yīn]
陈腐的音调。
- 厉音[lì yīn]
声音严厉。
- 诀音[jué yīn]
指遗言,遗嘱。
- 落音[luò yīn]
指说话声音刚停止。 声音止息 老师的话还未落音,同学们就议论起来
- 促音[cù yīn]
因发音急促而成的合音。
- 寒音[hán yīn]
凄凉的声音。
- 吴音[wú yīn]
1.吴地的语音;吴语。 2.吴地的音乐。 指吴语,吴方言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比音[bǐ yīn]
1.配合各种声音,使其谐和。 2.同音。
- 长音[cháng yīn]
1.拖长的声音。2.长元音。
- 寄音[jì yīn]
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 择音[zé yīn]
选择善音。一说谓选择荫庇之处。
- 覆音[fù yīn]
回音。
- 殊音[shū yīn]
1.异音。特殊的乐音或声音。 2.不同的方音。
- 赏音[shǎng yīn]
知音。
- 正音[zhèng yīn]
1.纯正的乐声;雅正的乐声。 2.指雅正之诗什。 3.标准语音。 4.字的本音。区别于借读音和转读音。 5.矫正语音。
- 擦音[cā yīn]
由发音器官造成?缝﹐使气流从中摩擦而发的辅音。也叫摩擦音。如汉语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r﹑x﹑h。 口腔通道缩小,气流从中挤出而发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等,英语中的,,等
- 洪音[hóng yīn]
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宋元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明清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 朝音[cháo yīn]
犹朝旨。
- 摩擦音[mó cā yīn]
即“擦音”
- 升音[shēng yīn]
比指定音符或乐音升高半度的音符或乐音。如:升C是升音半度的C。
- 翘舌音[qiào shé yīn]
又名“捲舌音”。即舌尖后音。由舌尖向上翘起和硬腭前部相接触,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一种辅音。如普通话声母zh、ch、sh、r。
- 嗣音[sì yīn]
1.保持音信。 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 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
- 国音[guó yīn]
旧时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全国共同遵用的标准音。旧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 素音[sù yīn]
犹音讯。
- 黄鹄音[huáng hú yīn]
指《黄鹄歌》。
- 通音[tōng yīn]
传达消息,互通音讯。
- 子音[zǐ yīn]
即辅音。音素的一类。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到一定阻碍后冲出,比元音强。 辅音
- 腭音[è yīn]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 悲音[bēi yīn]
悲哀的声音。
- 喉音[hóu yīn]
1.语音学名词。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可依发音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喉塞音和喉擦音。 2.古音韵学中“七音”之一。如“三十六字母”中的“晓”﹑“匣”﹑“影”﹑“喻”四母。
- 巫音[wū yīn]
巫觋歌舞时用的音乐。
- 威音[wēi yīn]
见“威音王佛”。
- 鷇音[kòu yīn]
比喻议论纷纭,是非难定。
- 散音[sàn yīn]
弹奏弦乐器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指弹弦,发出的空弦音,称“散音”。
- 转音[zhuǎn yīn]
指声或韵变转的语音。
- 正始音[zhèng shǐ yīn]
见“正始之音”。
- 流音[liú yīn]
1.流传德音。 2.在空中飘荡的声音。
- 枭音[xiāo yīn]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 错音[cuò yīn]
乐音错杂。
- 讬音[tuō yīn]
寄意于音声。
- 介音[jiè yīn]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例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参看〖韵母〗。
- 惠音[huì yīn]
1.敬称友人来信。 2.清扬和畅之音。
- 骚音[sāo yīn]
嘈杂的声音。
- 西音[xī yīn]
旧称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多指秦晋之声。
- 齿音[chǐ yīn]
用舌面或舌尖抵住门牙或门牙附近发出的音。 用舌面或舌尖抵住门牙或门牙附近发出的音
- 弄音[nòng yīn]
指禽鸟宛转鸣叫。
- 曼音[màn yīn]
曼声。
- 咽音[yān yīn]
咽部发出的声音。 咽部发出的声音
- 跳音[tiào yīn]
急促而又时断时续的声响。
- 诲音[huì yīn]
教导的话。
- 拍音[pāi yīn]
物理学名词。指人耳所感觉到的由两个振动频率相近的声波所合成的强弱相间的声音。
- 重音[chóng yīn]
1.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参见“重读”。 2.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符。
- 玉音[yù yīn]
1.尊称帝王的言语。 2.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3.清越优雅的声音。 4.磬音。 5.念经的声音。 6.佳音。
- 极音[jí yīn]
谓崇重音律之美,极尽听觉上的享受。
- 繁音[fán yīn]
繁密的音调。
- 反音[fǎn yīn]
即反切。
- 罗音[luó yīn]
胸部听诊时与正常呼吸音一起出现的一种异常音。 胸部听诊时与正常呼吸音一起出现的一种异常音
- 锁骨观音[suǒ gǔ guān yīn]
1.亦作“鏁骨观音”。 2.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物音[wù yīn]
指物体发出的声音。
- 卷舌元音[juǎn shé yuán yīn]
把舌尖卷起来,使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而发出的元音,例如普通话中的er(儿、耳、二)。
- 古音[gǔ yīn]
①泛指古代的语音。②专指周秦时期的语音。参见〖今音〗。
- 爨下音[cuàn xià yīn]
谓灶下焚烧良木发出的火烈声。
- 灌音[guàn yīn]
录音。 录音
- 凡音[fán yīn]
普通乐音。
- 审音[shěn yīn]
1.辨别音调。 2.通晓诗的音韵。 3.审定字的读音。 4.谓识别清议之声﹑舆论之声。
- 俞音[yú yīn]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 翰音[hàn yīn]
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 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
- 拏音[ná yīn]
桨声。
- 邸音[dǐ yīn]
邸报所传的佳音。
- 海潮音[hǎi cháo yīn]
1.佛教语。海潮按时而至,其音宏大,故以喻佛﹑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 2.指僧众诵经的声音。
- 读音[dú yīn]
(字的)念法: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 借音[jiè yīn]
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 齿后音[chǐ hòu yīn]
齿后的辅音。 齿后的辅音
- 理音[lǐ yīn]
1.弹奏音乐。 2.辨别声音。
- 黄犬音[huáng quǎn yīn]
谓黄耳犬传递音信。借指家书。
- 塞音[sè yīn]
1.亦称“爆发音”。亦称“破裂音”。 2.气流通路紧闭然后突然开启而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的b﹑p﹑d﹑t﹑g﹑k。 发音时由于气流通路突然打开而发声的辅音,也叫“爆发音”,如英语中的 b、p、d、t、g、k等
- 拼音[pīn yīn]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音。
- 妍音[yán yīn]
靡丽之音。
- 闹音音[nào yīn yīn]
喧闹貌。
- 舌尖音[shé jiān yīn]
语音学名词。指舌的尖部靠近或顶住门齿、上齿龈、硬腭的前部而发的辅音。普通话语音中的z、c、s,d、t、n、l,zh、ch、sh、r都是舌尖音。其中舌尖前音有z、c、s,舌尖中音有d、t、n、l,舌尖后音有zh、ch、sh、r。
- 仙音[xiān yīn]
1.仙人所奏美妙的音乐。 2.指宫廷的音乐。
- 协音[xié yīn]
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使声韵和谐;也指需临时改读的韵脚。
- 隔音[gé yīn]
隔绝声音的传播:隔音板。 隔绝声音传播
- 基音[jī yīn]
复音中频率最低部分的声音。是声音的最主要成分,由发声体整体振动所产生。
- 聆音[líng yīn]
闻声。
- 圆音[yuán yīn]
佛教语。谓佛说法之音。圆,指佛法的完满周密。
- 后元音[hòu yuán yīn]
由舌面后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发音时,舌头后缩,舌尖向下,舌面后部对着软腭抬起,亦称软腭元音,如u﹑o等。
- 忙音[máng yīn]
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 吐音[tǔ yīn]
谓发音。
- 确音[què yīn]
确切的消息。
- 字音[zì yīn]
文字的读音。
- 跫音[qióng yīn]
足音。
- 变元音[biàn yuán yīn]
由于部分同化于后续音而产生的元音。 由于部分同化于后续音而产生的元音
- 心音[xīn yīn]
心脏跳动时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关闭和血流冲击引起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当循环系统特别是心脏瓣膜有病变时,心音可发生变化,也可参有杂音。故听取心音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舌面前音[shé miàn qián yīn]
语音学上指舌面前部上升、靠着或接近齿龈、前硬腭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j、q、x。 语音学上指舌面前部上升、靠着或接近齿龈、前硬腭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j、q、x
- 八音[bā yīn]
古时对乐器的总称。按制造乐器的主要材料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 重唇音[zhòng chún yīn]
音韵学术语。即“双唇塞音”和“双唇鼻音”。上下唇紧闭或接触以节制外出之气息而成。如“三十六字母”中之帮(b)[p]﹑滂(p)[p']﹑并[b]﹑明(m)[m]四母。
- 侬音[nóng yīn]
指吴越一带的语音。
- 连音[lián yīn]
犹连声。
- 话音[huà yīn]
(话音儿)①说话的声音:话音未落,只听外面一声巨响。②言外之意:听他的话音儿,准是另有打算。
- 常音[cháng yīn]
正常的音调。
- 带音[dài yīn]
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
- 沈音[shěn yīn]
1.亦作“沉音”。 2.沉吟。思量,考虑。
- 纶音[lún yīn]
犹纶言。帝王的诏令。
- 方音[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包括:a)方言所特有的元音、辅音、声调,如作为声母的舌根鼻音ng(上海话“牙、我”的声母)。 b)方言与标准语同有而使用上有分歧的元音、辅音、声调,如昆明话把“雨”读如“椅”,西安话把“税”读如“费”等。
- 语音[yǔ yīn]
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语言的声音;说话时发出的声音
- 男中音[nán zhōng yīn]
介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间的男声。抒情男中音的音域与音色接近戏剧男高音。戏剧男中音的音色,在低声区与男低声相近。亦指男中音歌者。
- 玄音[xuán yīn]
佛的声音,指佛教经义。
- 飞音[fēi yīn]
荡漾的音响。
- 唇齿音[chún chǐ yīn]
由下唇和上齿相接触,使气流受阻而发出的一种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也叫齿唇音。
- 六犯清音[liù fàn qīng yīn]
明清戏曲中串合十数曲为一曲的曲名之一。此由六曲组成﹐故名。
- 眠音[mián yīn]
鼾声。
- 拢音[lǒng yīn]
使声波在一定范围内不分散,听起来声音更清晰:在露天剧场唱不拢音。
- 半音[bàn yīn]
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半音。
- 北音[běi yīn]
1.北方的乐音。 2.泛指北面的声音。 3.北方的语音。
- 震音[zhèn yīn]
乐音或交替的和弦音的快速反复而产生的颤抖效果。 乐音或交替的和弦音的快速反复而产生的颤抖效果
- 塞擦音[sè cā yīn]
由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种辅音。发音时,最初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随后渐渐打开闭塞部位,让气流从间隙中摩擦而出。如汉语的z﹑c(舌尖前塞擦音),zh﹑ch(舌尖后塞擦音),j﹑q(舌面前塞擦音)。
- 至音[zhì yīn]
最美妙的音乐。
- 嗓音[sǎng yīn]
说话或歌唱的声音。 说话、唱歌等的声音嗓音甜美
- 干音[gān yīn]
古人分乐音为八类,谓之"八音",以与"八卦"相对应。其应干卦者谓之"干音"。
- 白衣观音[bái yī guān yīn]
见“白衣仙人”。
- 乡音[xiāng yīn]
中国故事片。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王一民编剧,胡炳榴导演,张伟欣、刘延主演。贤慧的陶春对丈夫木生百依百顺。木生憨厚,热心于公益工作,对妻子疏于体贴。后得知妻子患了肝癌,愧疚万分。为满足妻子的心愿,他用独轮车推着妻子去遥远的寨子看火车。 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
- 膛音[táng yīn]
口腔共鸣点偏后而洪亮的音。 指口腔共鸣点偏后而响亮的发音这老人虽已年过半百,但讲话膛音很大,底气十足
- 扬音[yáng yīn]
谓发出高亢的声音。
- 溺音[nì yīn]
古谓淫溺的音乐。与正音﹑雅音相对言。
- 汉音[hàn yīn]
1.汉土的音信。 2.指汉语。 3.日文中汉字字音的一种。一般认为是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可供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参考。
- 浮音[fú yīn]
1.玄虚之词。指玄理。 2.犹靡靡之音。
- 颤音[chàn yīn]
1.颤抖的声音。 2.舌尖或小舌颤动时发出的辅音。例如俄语中的p就是舌尖颤音。
- 鱼篮观音[yú lán guān yīn]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明宋濂有《鱼篮观音像赞》:“序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艳女子﹐絜篮粥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邪!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惟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昏。入门﹐女即死﹐死即糜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惟有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自是陕西多诵经者。”
- 噭音[jiào yīn]
清扬激越之音。
- 纯音[chún yīn]
只有一种振动频率的声音,如音叉的声音。 只有一种振动频率的声音,如音叉的声音
- 讹音[é yīn]
1.不合标准的异音。 2.讹变的字音。
- 伉音[kàng yīn]
高亢的声音。
- 消音[xiāo yīn]
通过某种音频处理手段或者工具材料,消除音频、视频中指定的声音,或者物品使用时产生的声音。
- 郑音[zhèng yīn]
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 凶音[xiōng yīn]
死讯;不吉祥的消息。
- 孤音[gū yīn]
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
- 舌边音[shé biān yīn]
用舌头沿其纵向中线某处造成闭塞、但在一边或两边留出缝隙而发出的音。 用舌头沿其纵向中线某处造成闭塞、但在一边或两边留出缝隙而发出的音
- 滑音[huá yīn]
音乐上指从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到另一个音的演唱或演奏的方法。
- 齿唇音[chǐ chún yīn]
上齿和下唇接触而发出的辅音。也叫唇齿音。例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 气流从上齿与下唇缝隙间喷出而成的音,如英语辅音的发音
- 徽音[huī yīn]
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 2.佳音,嘉讯。 3.优美的乐声。多指琴声。
- 夷音[yí yīn]
1.古指外族语言。 2.谓外族音乐。
- 配音[pèi yīn]
在电影摄制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拍摄条件和工艺要求,将未经现场录音所摄取的画面放映在银幕上,按照口型﹑动作和情节需要,配录对白﹑解说﹑音响效果和音乐,这些工作过程一般通称“配音”。译制影片时,用某种语言录音代替原片上的录音,也叫配音。
- 几音[jǐ yīn]
精深隐微之言。
- 中音[zhōng yīn]
1.雅正和谐之音。 2.音乐名词。五声音阶中的第三音。亦泛指介于高音﹑低音之间的音高。
- 实音[shí yīn]
确实的消息。
- 德音[dé yīn]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 宫音[gōng yīn]
五音之一。
- 笳音[jiā yīn]
指胡笳之声。
- 弦外音[xián wài yīn]
见“弦外遗音”。
- 纳音[nà yīn]
古以五音(宫﹑商﹑角﹑征﹑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清钱大昕《纳音说》。
- 伴音[bàn yīn]
在电影和电视中配合图像的声音。也叫伴声。 电影和电视中根据图像配的声音
- 牙音[yá yīn]
汉语音韵学上“七音”之一。即舌根音。如“三十六字母”中之见﹑溪﹑群﹑疑四母。
- 男高音[nán gāo yīn]
1.高音的男声。按音色特点,可分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等。 2.指男高音歌者。
- 徂音[cú yīn]
消逝的声音。
- 定音[dìng yīn]
弦乐器的调音安排。 弦乐器的调音安排g d′ a′ e″是小提琴的通常定音
- 五音[wǔ yīn]
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
- 淫音[yín yīn]
淫邪的乐声。
- 丑音[chǒu yīn]
犹恶声。
- 变音[biàn yīn]
男孩到成年期逐渐改变声音的质和音调。 男孩到成年期逐渐改变声音的质和音调
- 好音[hào yīn]
1.悦耳的声音。
- 喉塞音[hóu sè yīn]
声带紧闭,然后突然打开而发出的辅音,例如上海话的‘一、十、百’等字收尾的音,国际音标用来表示。
- 庸音[yōng yīn]
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
- 野音[yě yīn]
鄙野之音,野调。
- 遐音[xiá yīn]
1.传之久远的音响。指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文章之类。 2.远方来的音讯。
- 琶音[pá yīn]
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
- 傒音[xī yīn]
南北朝时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带地区的口音。
- 鼗音[táo yīn]
鼗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 尾音[wěi yīn]
一句话或一个字的最后的音。 一句话或一个字的最后的音
- 土音[tǔ yīn]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 嗡鼻音[wēng bí yīn]
鼻音浓重的声音。
- 凤音[fèng yīn]
比喻美妙的音乐。多指笙箫等细乐。
- 泛音[fàn yīn]
一般的乐音都是复音,一个复音中,除去基音(频率最低的纯音)外,所有其余的纯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 绪音[xù yīn]
馀音。
- 复音[fù yīn]
由许多纯音组成的声音。复音的频率用组成这个复音的基音的频率来表示。一般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复音。
- 鯨音[jīng yīn]
洪亮的乐声或钟声。元 宋褧《鄱阳萧性渊能鼓琴琴号霜钟是其曾大父宋南渡时所畜者其家上世善琴云》诗之二:“不似琵琶不似筝,鲸音歷歷似秋清。”明 张经《烟寺晚钟》诗:“鲸音送残照,敲落 楚 天霜。”
- 石音[shí yīn]
即磬音。八音之一。
- 噪音[zào yīn]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而产生的(区别于“乐音”)。亦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 耳音[ěr yīn]
听力:瞧你这耳音,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 遁音[dùn yīn]
犹言销声匿迹。指隐居。
- 爆发音[bào fā yīn]
塞音。
- 呗音[bài yīn]
诵经声。
- 录音[lù yīn]
又称“录声”。使声音通过传声器、放大器转换为电信号,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记录下来的过程。录音方法分为机械录音(唱片录音)、磁性录音、光学录音等。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激光录音法,提高了录音的音质。
- 母音[mǔ yīn]
即元音。对“子音”而言。详“元音”。 元音
- 福音[fú yīn]
①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②比喻有利于公众的好消息:希望你能带来福音。
- 东音[dōng yīn]
古代称我国东方的歌声。
- 播音[bō yīn]
1.拨弄琴曲的声音。 2.广播电台等播送节目。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
- 还音[hái yīn]
1.犹音译。 2.把收录的声音信号重新还原为声音。
- 献仙音[xiàn xiān yīn]
词牌名。原为法曲之一种。有九十二字﹑九十一字﹑八十七字三体。
- 卷舌音[juǎn shé yīn]
即舌尖后音。指辅音的舌尖音中,舌尖和上颚前部接触以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而发出来的音。又称翘舌音。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zh﹑ch﹑sh﹑r。
- 南音[nán yīn]
1.南方的音乐。 2.指虞舜的《南风》歌。 3.南方口音。
- 堂音[táng yīn]
谓有共鸣的宏亮声音。
- 芜音[wú yīn]
繁杂之音。
- 挐音[ná yīn]
桨声。
- 大音[dà yīn]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晩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 赛音[sài yīn]
见“赛因”。
- 全音[quán yīn]
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 光音[guāng yīn]
见“光音天”。
- 铁观音[tiě guān yīn]
一种著名乌龙茶。
- 复合元音[fù hé yuán yīn]
在一个音节里的音值前后不一致的元音,发音时嘴唇和舌头从一个元音的位置过渡到另一个元音的位置,如普通话语音中的ɑi,ei,ɑo,ou,uɑi,uei等。
- 混音[hùn yīn]
是音乐制作中的一个步骤,常常也会缩写成MIX。 是把多种来源的声音,整合至一个立体音轨或单音音轨中。
- 画外音[huà wài yīn]
电影、电视等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 话剧、电影以及电视节目中采用的一种技巧,解说人的声音总是在剧情展开之前就已传出,有时往往是剧情发展的一种补充,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似乎剧情只是解说人讲述的事情的扩展
- 俊音[jùn yīn]
美好的乐音。
- 口音[kǒu·yīn]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 鸟音[niǎo yīn]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赵岐 注:“鴃,博劳鸟也。”后以“鸟音”比喻难懂的语言。古多指四夷外国之语。
- 双唇音[shuāng chún yīn]
由上唇和下唇接触﹐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辅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b﹑p﹑m。
- 元音[yuán yīn]
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2.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母音”。 指发音气流在口腔通过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 杂音[zá yīn]
心脏或大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受阻或有逆流﹐产生旋涡﹐振动心壁或血管所发生的声音。机器装置﹑收音机等发生障碍或受到干扰而发出的不应有的声音也叫杂音。
- 新音[xīn yīn]
新音乐;新乐音。
- 雁音[yàn yīn]
犹音讯。
- 同音[tóng yīn]
1.音调相和。 2.声音相同。 3.比喻说同样的话。 4.同一读音。 同一读音同音字
- 瑶音[yáo yīn]
对他人的声音或文字的美称。
- 銮音[luán yīn]
銮铃声。
- 潮音[cháo yīn]
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 直音[zhí yīn]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就是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如“蛊,音古”,是说“蛊”字和“古”字同音;“冶,音也”,是说“冶”字和“也”字同音。
- 不带音[bù dài yīn]
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
- 便音[biàn yīn]
托便人传达的音信。
- 遗音[yí yīn]
1.谓留下声音。 2.指留下的声音。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5.哀声。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 7.留下音信。
- 合音[hé yīn]
1.协和律吕。 2.合两字之音急读而成一音。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匼剌麻》:“匼字乃达赖二字之合音。”传统语言学称之为急声。参见“合音字”。 3.物理学名词。二音之振动在同一空间位置中相互融合而产生的音。
- 言音[yán yīn]
1.说话的声音。《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 道怜 素无才能,言音甚楚。”
- 弦音[xián yīn]
1.拉弓弦的声音。 2.琴声。
- 唐音[táng yīn]
1.指汉语。 2.指唐诗及其风格。
- 官音[guān yīn]
1.即观音。 2.即官话。
- 管音[guǎn yīn]
管乐器的声音。
- 乐音[yuè yīn]
1.音乐。演奏弦乐器、管乐器和歌唱时发出的声音。因发声体作有规律的振动而产生。在听觉上能产生明确的音调和音色。反映其特性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和音色。 2.有一定频率,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与噪音相对。 音乐。有一定频率、听起来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音量太大,乐音成噪音了
- 活观音[huó guān yīn]
比喻美貌的女子。
- 垂音[chuí yīn]
谓垂示于文辞。
- 鹊音[què yīn]
可喜的消息。
音[y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音字[yīn zì]
用以注音的同音或音近的汉字。
- 音奏[yīn zòu]
音律节奏。
- 音系[yīn xì]
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在汉语里主要指由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构成的语音系统。
- 音名[yīn míng]
音乐术语。以字母或音节所表示的有固定高度的音的名称。如c、d、e、f、g、a、b。在五线谱或键盘乐器上,它们都有固定位置。各音需升高或降低半音,用升降记号表示,如c^#、e^b等。中国古代十二律的名称亦为音名。
- 音声[yīn shēng]
1.乐音;音乐。 2.泛指声音。
- 音速[yīn sù]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同介质的性质和状态(如温度)有关。 声音的速度,在干燥空气中,在标准状态下,声速是331.4米/秒(750毫米汞柱高)
- 音位[yīn wèi]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音势[yīn shì]
见“音强”。
- 音韵[yīn yùn]
亦作“音韻”。1.抑扬顿挫的和谐声音。2.指女子的风度仪态。3.指文学作品的音节韵律。4.汉字字音中声母、韵母、声调三要素的总称。
- 音和[yīn hé]
反切的一种。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及韵母相同。也称“音和切”。
- 音语[yīn yǔ]
言语。
- 音讯[yīn xùn]
音信。
- 音节文字[yīn jié wén zì]
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字母表示整个音节,例如梵文和日本文字的假名。 一套文字书写符号,其中每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 音强[yīn qiáng]
声音的大小。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也叫音势。
- 音仪[yīn yí]
1.谓言语有节奏感。 2.犹音容。
- 音步[yīn bù]
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
- 音华[yīn huá]
1.犹美名。 2.指人的音容仪态。
- 音书[yīn shū]
音讯,书信。
- 音制[yīn zhì]
言语中声音的节奏。
- 音切[yīn qiē]
反切的别称。
- 音区[yīn qū]
音有高、中、低三种音区,音区属于音域的一部分。
- 音影[yīn yǐng]
音声与姿影。
- 音谣[yīn yáo]
犹谣言。
- 音像读物[yīn xiàng dú wù]
也称“视听读物”。以音响图像等方式记录知识的一种出版物,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 音均[yīn jūn]
同“音韵”。
- 音韵学[yīn yùn xué]
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也称声韵学。
- 音准[yīn zhǔn]
音乐上指音高的准确程度。
- 音格[yīn gé]
指诗歌的格律。
- 音尘[yīn chén]
声音尘埃。比喻信息或踪迹:音尘悄然|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翰[yīn hàn]
诗文;书信。
- 音调[yīn diào]
1.发声说话﹑吟诵诗文时的腔调。 2.指乐曲的旋律。泛指乐声。
- 音伎[yīn jì]
见“音技”。
- 音撇[yīn piě]
1.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2.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 音耗[yīn hào]
音信;消息。 音信;消息久无音耗
- 音监[yīn jiān]
古时监督乐人的官员。
- 音色[yīn sè]
声音的属性之一,主要由其谐音的多寡及各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也称音品﹑音质。每个人的声音以及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就是由音色不同造成的。
- 音素文字[yīn sù wén zì]
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俄文。
- 音官[yīn guān]
乐官。
- 音域[yīn yù]
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歌唱)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 音徽[yīn huī]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 音容[yīn róng]
声音容颜。常指死者而言:音容笑貌|一别音容两渺茫。
- 音旨[yīn zhǐ]
1.言辞旨意。 2.犹音信。
- 音变[yīn biàn]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
- 音阶[yīn jiē]
以一定的调式或标准,按音高次序向上或向下排列成的一组音。 分出高低的一系列乐调,按指定的音程图式升降音高,并按在八音音阶中的音调数而有不同的音高排列和音程大小
- 音片[yīn piàn]
唱片。
- 音响[yīn xiǎng]
1.声音。 2.指诗文的声韵效果。 3.犹消息,踪迹。
- 音义[yīn yì]
1.文章的涵义。 2.文字的读音和意义。 3.六朝以来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诸经及《老子》﹑《庄子》音义﹐陈第《屈宋古音义》等。
- 音辞[yīn cí]
1.言谈;辞令。 2.文词。 3.音调歌词。
- 音驿[yīn yì]
书信传递。
- 音量[yīn liàng]
声音的强弱。
- 音级[yīn jí]
五线谱的音阶。 五线谱的音阶
- 音效[yīn xiào]
音响效果。 音响效果
- 音贶[yīn kuàng]
指对方寄来的书信或诗文。
- 音乐[yīn yuè]
艺术的一种。以有组织的音响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显示其实际音响的演唱、演奏才能为听者所感知而产生艺术效果。节奏、旋律、和声、管弦乐法为其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分声乐、器乐两大类别,又可按体裁、形式分为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合唱、歌曲以及丝竹、吹打、说唱音乐等。在歌剧、舞剧、戏曲、电影等综合艺术中,音乐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 音指[yīn zhǐ]
1.言辞旨意。 2.音乐所表现的旨趣。
- 音气[yīn qì]
1.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 2.犹声气。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 音律[yīn lǜ]
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 2.泛指乐曲﹐音乐。 3.文字声韵的规律。 ∶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上晓音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 音声人[yīn shēng rén]
唐代对官府乐人的总称。
- 音箱[yīn xiāng]
置放扬声器的箱形装置,能增强音响效果。 放置扬声器的箱子,能增强音响效果两只音箱可以拆开安放在最佳位置
- 音节[yīn jié]
在语言的一连串音素中,每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即是一个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汉语一个汉字字音就是一个音节。
- 音像[yīn xiàng]
录音和录像。有时亦指录音和录像设备。 录音和录像
- 音叉[yīn chā]
用钢材制成的发声仪器。形状像叉子,用小木槌敲打发出声音。音叉的长短厚薄不同,能产生各种音高的声音,可以用来调整乐器和帮助歌唱者定出音高。
- 音值[yīn zhí]
指人们实际发出或听见的语音,对音位而言。
- 音句[yīn jù]
读音和断句。
- 音使[yīn shǐ]
信使;使者。
- 音素[yīn sù]
由一次发音动作所构成的最小语音单位。如pǔ是由p、u和上声调三个音素组成。
- 音波[yīn bō]
1.即声波。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 2.指声响。 声波
音[yīn]字的成语
- 养音九皋[yǎng yīn jiǔ gāo]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
- 音容凄断[yīn róng qī duàn]
形容声音容貌哀伤到极点的情态。
- 余音缭绕[yú yīn liáo rào]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 正声雅音[zhèng shēng yǎ yīn]
纯正优雅的音乐。
- 音耗不绝[yīn hào bù jué]
音耗:音信,消息。指保持联系,音信不断。
- 知音识曲[zhī yīn shí qǔ]
指通晓音乐。
- 芜音累气[wú yīn lèi qì]
芜:比喻文辞杂乱。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
- 咬音咂字[yǎo yīn zā zì]
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 音与政通[yīn yǔ zhèng tōng]
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 濮上之音[pú shàng zhī yīn]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 众啄同音[zhòng zhuó tóng yīn]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 囚牛好音[qiú niú hào yīn]
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 大音稀声[dà yīn xī shēng]
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 音容笑貌[yīn róng xiào mào]
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说话的声音,带笑的面容。常用来表示对人的思念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 青鸟传音[qīng niǎo chuán yīn]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
- 繁音促节[fán yīn cù jié]
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 丝竹之音[sī zhú zhī yīn]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 音稀信杳[yīn xī xìn yǎo]
没有音讯和消息。
- 声音笑貌[shēng yīn xiào mào]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泛指一个人的外部情态
- 纶音佛语[lún yīn fó yǔ]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佛旨纶音[fó zhǐ lún yīn]
佛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执行的命令。
- 五音六律[wǔ yīn liù lǜ]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 瘏口哓音[tú kǒu xiāo yīn]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大音希声[dà yīn xī shēng]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 陇头音信[lǒng tóu yīn xìn]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 一槌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
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 桑间之音[sāng jiān zhī yīn]
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
- 空谷之音[kōng gǔ zhī yīn]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伫候佳音[zhù hòu jiā yīn]
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 音吐明畅[yīn tǔ míng chàng]
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 郑卫之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八音迭奏[bā yīn dié zòu]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丝竹八音[sī zhú bā yīn]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 正始之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 鸾音鹤信[luán yīn hè xìn]
比喻仙界的音信。
-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曹娥之齐,鬻歌假食,既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晋. 张华《博物志》
- 足音跫然[zú yīn qióng rán]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芜音累句[wú yīn lèi jù]
芜:比喻文辞杂乱。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
- 清音幽韵[qīng yīn yōu yùn]
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 北鄙之音[běi bǐ zhī yīn]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德音莫违[dé yīn mò wéi]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 甘酒嗜音[gān jiǔ shì yīn]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杳无音讯[yǎo wú yīn xùn]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 亢音高唱[kàng yīn gāo chàng]
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 同音共律[tóng yīn gòng lǜ]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 绕梁之音[rào liáng zhī yīn]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 音问相继[yīn wèn xiāng jì]
书信消息来往不断。
- 音容宛在[yīn róng wǎn zài]
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声音容貌宛如就在眼前。多用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人去楼空,音容宛在
-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泮林革音[pàn lín gé yīn]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聆音察理[líng yīn chá lǐ]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 下里巴音[xià lǐ bā yīn]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空谷足音[kōng gǔ zú yīn]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空旷的山谷里听到的人的脚步声。比喻十分难得,极为可贵的 这就是十一位举人中的空谷足音。——《醒世姻缘》
- 亡国之音[wáng guó zhī yīn]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音吐鸿畅[yīn tǔ hóng chàng]
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 水月观音[shuǐ yuè guān yīn]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 遏密八音[è mì bā yīn]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笙磬同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
笙:簧管乐器;磬:古代石制打击乐器。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指音声和谐。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后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笙磬同音,惟房与 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
- 杳无音尘[yǎo wú yīn chén]
杳:不见踪影。没有一点消息。
- 音问两绝[yīn wèn liǎng jué]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干酒嗜音[gān jiǔ shì yīn]
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 音信杳然[yīn xìn yǎo rán]
没有一点消息。